第三百六十一章 幕后之因!夏日里的惊雷!(7/10)
中自己,而不是其他的御史,多半就是因为自己的贫苦出身。
尽管督察院御史数量众多,但出身像他这么穷的还真没有。
其他官员的家中,大多有数百亩乃至上千亩的良田。
站出来带头反对新税制,难免有利益相关,为自己说话的嫌疑。
而将他这个“穷官”推到前台,则显得理直气壮,毫无私心,纯粹是为国家计,为社稷计,为天下百姓计!
这也是正是葛松的“特殊价值”。
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便有了今日在都察院大堂上,他以书生的信件诽谤朝廷,诋毁圣誉为借口,大发雷霆的这一幕。
让葛松始料未及的是,眼瞅着事情就要大功告成,都察院的众多御史,在他的煽动之下,都准备联名上奏了,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左都御史杨士奇来了!
说起来,葛松也真是运气欠佳。
杨士奇自被提拔为政务大臣后,虽说仍兼任着左都御史一职,但实际上已极少踏足都察院。
毕竟,政务处政务繁多,身为政务大臣,杨士奇哪还有时间来都察院!
何况,都察院只负责监察百官,并不处理政务,真有什么事,直接去找他就是了,也不会因时间拖延而受任何影响。
杨士奇自然也用不着一定要来都察院。
可今天,不知怎的,偏偏就来了,还直接压下了他那封信,压下了那件事。
眼见自己精心谋划的一切化为泡影,外放之事恐怕也要成空,葛松索性挺身而出,借题发挥,言辞激烈地“逼问”杨士奇!
却不想,又被陛下降旨斥责,犹如被拍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眼见已无路可退,再加上葛松本就脾气耿直,火气一上来,干脆选择死扛到底。
“怼”完之后,要说他心中丝毫不紧张,丝毫不害怕,那肯定是自欺欺人。
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亲自前来拜访詹徽。
因为那位神通广大的“中间人”,虽未明确言明幕后的“大人物”究竟是谁,可葛松毕竟为官多年,心中多少也有了几分猜测。
虽说不敢保证一定准确,但也八九不离十。
毕竟,能在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