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文明礼义之邦!陛下有旨!(1/9)
一日之内,纪纲带领缉盗司众人,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
他们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清溪县衙的心脏,迅速封禁了县衙。
紧接着,全体捕快、衙役、文书,以及衙门里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员,都被集中起来,接受突击审讯。
与此同时,清溪境内的富户们,也在缉盗司的“邀请”下,纷纷踏入衙门。
看似礼貌的措辞背后,实则是不容抗拒的命令。
一切进展得异常顺利。
这些人被隔离审讯后,瞬间陷入了“囚徒困境”。
每个人心里都像揣了只兔子,忐忑不安。
他们都在暗自揣测:别人会不会交待?
这么多人,怎么能指望大家都守口如瓶呢?
在被分隔开来之后,每个人都担心自己被别人出卖。
一旦有人松口,自己可就陷入被动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抱着这样的心思,许多人根本不等纪纲动用大刑,便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所知道的“秘密”,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然而,那些“富户”却截然不同,他们的嘴巴就像被焊住了一样,异常严实。
毕竟,他们犯下的罪行都发生在外地。
在本地仅仅是流传着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并没有确切的“证人证物”。
他们笃定,只要自己咬紧牙关,死不承认,官府就拿他们没办法,定不了罪。
这些人心里清楚,就算衙役们和官员们交待了,也顶多是追问自己向衙门公差,官员行贿的问题,绝不可能涉及绑架、诈骗、贩卖人口等这些重罪。
行贿的罪名,可比这些轻得多了。
然而,纪纲可不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他对付这类人的经验极为丰富。
纪纲心里明白,那些罪大恶极的“人贩子”,都是些老油条,嘴巴硬得很。
若不动用大刑,很难从他们嘴里撬出一个字。
不过,眼下证据不足,纪纲自然不会贸然用刑。
他深知一旦滥用刑罚,不仅难以得到真实的口供,还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纪纲从“人贩子”的家人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