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赏赐伯爵(2/4)
而是战场上的事情,风险系数太高,让他们跟着拿好处,投入和回报实在是不成正比。
而且这些猪队友,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冒这么大的风险,最终还要给别人分一部分出去,李平安才懒得去干。
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安安心心地种地,搞钱,孝敬父母,培养子侄呢。
现在家里也有钱了,事业也稳定了,也可以搞搞女色。
尉迟常心里有所准备,但是听到李平安的话,心里还是有些失望。
不过知道李平安心意已决,也不再夺劝,而是笑着岔开了话题。
而与此同时,在知道尉迟常将三千人送给了李平安之后,萧刺史亲自率人统计了其余的战果。
其中关于粮草、金银珠宝、俘虏人数、斩获的贼人首级全都做了统计之后,写了一封军报和好几封私信,交给驿夫,让他们火速送到都督府和京师。
京师那边儿估计是掀不起什么浪花来的,主要是给大都督府的都督,以及关系不错的广州城那边儿的朋友们。
萧刺史也知道李平安的态度,但是他不死心。
他多次对大都督府强调李平安的本事,以及功劳,并且强烈建议大都督府奏请朝廷,给予李平安赏赐。
这种顶尖人才,如果不掌握在朝廷的手里,萧刺史觉得自己睡觉都不安稳。
他跟那些天天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世家豪族还不一样,他吸血的同时,还跟老百姓造血,给人的感觉,甚至很多老百姓,觉得他比都值得亲近,这不是扯淡么?
一旦这种人造反,其效果就跟三国时期的大贤良师没啥区别。
到时候真的借打井之余,跟老百姓说点啥,怎么弄?
于是经过萧刺史多方谋划,甚至于将尉迟常南下打草谷时候的多般战果,都加上了李平安,目的就是增加李平安的分量。
对此,大都督府也非常重视,王元睿甚至亲自动用了琅琊王氏在长安的力量,给李平安请求赏赐。
而在如此大环境下,大康忽然取得了大胜。
整个长安都变得无比沸腾。
无数百姓都跑出来询问,南定州是什么地方?南越国是什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