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

第366章 政治革新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66章 政治革新(2/3)

徒,则必须严惩不贷,以正朝纲。唯有如此,方能营造出官员勤勉奉公的良好风气,确保各项政策得以顺利、有效地贯彻落实。”

这时,苏敬整了整朝服,上前一步,恭敬奏道:“陛下,除了明确考核标准与建立监督机制之外,还可引入民众评议这一环节。百姓乃政策的直接承受者与体验者,他们对官员的评价,往往最能真实反映官员的实际作为。陛下可在各地广泛设立意见箱,鼓励百姓畅所欲言,将民众的评价与反馈纳入官员考核体系之中。如此一来,便能从更贴近民间的视角,全面了解官员的施政情况。”

李弘听后,眼中顿时一亮,颔首称赞道:“苏爱卿此计甚妙!民众的评议,犹如一面镜子,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元、更真实的视角。但务必注意,评议过程必须公正透明,制定严格的规则与流程,避免有人出于私心恶意诋毁,亦或是阿谀奉承进行虚假吹捧。”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李弘的审慎与周全表示由衷钦佩。随后,君臣们围绕着考核周期、奖惩细则等具体内容,展开了一场深入且细致的探讨。

关于考核周期,卢承庆率先发言:“陛下,考核周期若过短,恐官员难以充分展现其施政成果,且频繁考核易使官员疲于应对;若周期过长,则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依臣之见,可根据官员职责与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设定考核周期。对于地方亲民之官,可半年一考,以便及时了解民生动态;而对于京中负责统筹规划之官,一年一考或许更为适宜,使其有充足时间推行政策并见成效。”

众人对此观点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半年一考虽能及时发现问题,但可能导致官员过于注重短期政绩;也有人觉得一年一考对于某些紧急事务的处理反馈不够及时。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碰撞,大家逐渐达成共识,在坚持卢承庆所提原则的基础上,针对特殊情况与突发事件,可灵活调整考核时间,确保考核既能全面反映官员工作,又能适应实际变化。

谈及奖惩细则,罗章说道:“陛下,奖励之法,不应仅仅局限于物质赏赐。对于政绩卓着的官员,除了给予金银绸缎等物质奖励,还应注重荣誉表彰。可在朝堂之上公开嘉奖,赐以荣誉称号,使其名垂青史,激励更多官员以其为楷模。同时,在晋升方面,优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燕山奇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