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蜀王府之乱二(2/3)
我的主子还如日中天,现在就没必要和你客气了。
换一般人来,自己靠山不在,而且还传出快失宠的消息,就算现在不会自乱阵脚,也会委婉犹豫一下。
但人李安静不是一般人,人家亲爷爷是周朝、隋朝、唐朝的三朝元老,上上下下多少次都屹立不倒的官场擎天柱,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李安静作为这么一个擎天柱的孙子,怎么就会被这么一个狗仗人势的东西吓唬住?
李安静当场就把赵王派来的人赶出去,还在门口立了一个“赵王的狗,不准入内”的牌子。
李安静毕竟还是小年轻,即使读了很多年的书,做事依然容易血气上头,他的这个牌子就是明着打了赵王的脸,这就触动了如今大唐社会的敏感话题。
而蜀王府也正是因为这个牌子的原因,闹出了一个巨大的动静,差点掀翻了整个长安。
从西晋衣冠南渡之后,北方都是处在汉胡杂融的时候。
胡人建立的国家,为了表示自己虽然是胡人,但是身份高贵,就该管你们汉人。
汉人又因为千百年的骄傲看不起胡人,你们这些“臭外地的蛮夷,来我中原大地要饭来了”。
所以从西晋末期开始,一直到北魏和北周一统北方,北方的汉人和胡人经常因为血统的原因打仗、造反。
到了隋朝,隋文帝一统天下,胡人和汉人杂融百年,矛盾也没那么大了。
可是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就是南方汉人自认是汉人正统,瞧不起北方“胡汉结合”的人。
当初隋文帝时期,弘农杨家和南方杨家的”大礼议“就是这个矛盾的典型代表。
到了李渊建立大唐后,这个矛盾也依然没有化解。
甚至因为李渊的祖上也是胡汉结合,导致“唐李”被汉人大家族瞧不起。
所以大唐人很讲究“出身”“家族”“身份”,上到贵族,下到百姓,都会为了一口气一个面子争到底。
而李安静之所以靠着一个牌子,就能差点掀翻整个长安,原因就在于李安静的血统,还有赵王的血统。
李安静的爷爷李纲,一直都是北方王朝的臣子,而能当北方王朝的臣子,自然也是汉胡杂融的血统。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