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出重拳 反贪腐(二)(2/4)
活动开展后,来信来访的信息很多,得找基层监狱借两个人上来支援几个月,不是积压的工作多了也不好。”
谭卫兵说:“以前是怎么借调的?有什么规则不?”
张主任说:“各部门管理各部门的借调的干部。至于政治部借调的人,除了局领导打招呼的,就是借调下面政治处的人。”
谭卫兵说:“准备借调哪两个人?工作上行不行?”
张主任说:“工作上基本上能胜任,借调的一个是山北监狱的小黎和巴南监狱的小李。”
谭卫兵说:“这两个人是哪个领导打的招呼?是什么关系?”
张主任说:“山北监狱是谢政委打的招呼,巴南监狱是哪个说的我不记得。”
谭卫兵说:“基本胜任工作就算了,如果能游刃有余就好了。我说个人,沙坪监狱竞争中干时笔试第一而遭淘汰的那个同志,叫郑重,很不错。至于其他的,你们决定,但山北监狱的就不用借调,都在主城区范围内。”
谭卫兵心想那山北监狱的苟监应该在今年接受纪律监察才行,这样的蛀虫还是早点剥离的好。
等张副主任走后,谭卫兵深吸一口气,坐下来开始仔细阅读。
纪委转过来的信,都有郑书记的亲笔批示。
谭卫兵把信一封一封地读,并且进行了主要内容的摘抄,对道听途说的推论不作关注对象,但作为统计对象。
其中一封信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这封信字迹潦草,指向他所在监区的监区长,说的是他在工作中简单粗暴有任人唯亲的现象,对待犯人(大西北的监狱对罪犯称之为土豆,下文我也称为土豆是不是文明些?至少更隐晦吧)是认钱不认人,凡是给钱就安排到监区积委会或监改后勤以及车间的“禅”岗(就是劳动任务轻自由度又大的岗位),至于其他的待遇也是随之而来,所以该监区干部的工作氛围差,罪犯的改造氛围更差。在信中说了几个土豆的名字,有两个才刑满释放,但信中没有说民警的名字。
信上尽管说该监区长在土豆岗位调整方面存在猫腻,但他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属于看似真的却又似是而非的那种情况。
这封信的落款是大路监狱一监区有良知的民警。
所有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