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第387章 和平与暗流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87章 和平与暗流(1/3)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虽然发生了许多大事,但是这一年却是和平的一年。

刘备军在消化冀州南部,曹操军在消化荆州,而孙坚军则是在消化豫州。至于并州的袁绍则是在养伤,也难为他一直在养伤,几度传出他命不久矣的消息,但最终他还是活了下来,作为一方诸侯。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和平不会持续很久,每一方都在等待着其他人犯错的那一天。

即使是曹操和孙坚的联盟,也不过是表面兄弟而已,实际上也依旧是在互相提防着对方。每一方都希望另外两方展开大战,这样自己就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既然不能马上动兵戈,那其他的手段自然是可以用的。

比如说曹操就很“贴心”的命人给刘备送来了鲁王的玺印和绶带。

接受,那么刘备也就成为了和曹操、孙坚一样的人物,对刘备天下刘氏领袖和汉室最后重臣的形象不符。

但是,如果刘备不接受,那又会遇到沽名钓誉的指责,以及抗旨不尊的名声而受到影响。并且,刘备不接受这个职位,那么很多下属的官职身份就很难晋升,也会引起内部的不满。

正像是曹操为什么急着称王一样,他如今打下了四州之地,尤其是荆州和蜀中道路很远,哪怕是填充了自己人,也必须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赏赐。

大多数人给你拼命干活儿,不就是为升官发财么?如果曹操身份不继续提高,那他手下人的职位怎么继续提升,有什么理由升职加薪?

哪怕刘备军中有许多理想主义的,为了复兴汉室而奋斗的人物,可是占大多数的,在这接近二十年的时光里,也很难初心不改。

这毫无疑问就是曹操给刘备出的难题,无论怎么做都必然要让一部分人失望,而且是非常失望。

尤其是在冀州南部天下皆知的极为富庶,但是也是世家大族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刘备没有用曹操的屠杀之法,那么就意味着,刘备必须更多的借助官吏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这一举措又会让人心惶惶,显然是要拖慢刘备军整合的进度。

对此,刘备军一众人等是心知肚明,只不过阳谋总是最难应对的。

所以,刘备不得不召集在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