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这样的福利要不要?(2/7)
咱们国内的某些地方,竟然是禁忌。
只能说,摁的轻了。思想不同。
艾力和伊力这样的人多一些才好。
和波拉提这样的人不一样,那些挖药人过来换东西,主要还是以换生活用品为主。孙家强碰到没有李龙不知道,但李龙在的时候没注意过,应该是没碰到过本地人。
原本计划一个多月,也就是四十多天,到五月底能编完的抬把子,因为多了一些人加入,再加上李龙低估了清水河村那些人的战斗力,结果五月二十号的上午,抬把子的任务就超额完成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在小白杨沟那边三方竞争的结果。
去年一共就十一二个人编抬把子,大家彼此熟悉,因此不存在什么竞争,反正知道有些人技术好有些技术一般,挣自己该挣的钱就好,不卷。
但今年不一样了,分成三拨后,许海军那一拨人一开始合格率是最低的,但年轻小伙子们有股子拼劲儿,不服气,所以后面一直在努力。
而梁文玉那几个因为算是外人,本身感觉就低,要求就更严更高,合格率在中间。
李建国这些人都是老手,合格率自然不用说。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如果不努力一下,会被那些年轻人超过去,所以不得不被迫卷一下。
这下子速度和效率就都上来了。
至于清水河那边的,更不用说了。李龙给他们这个机会,这让何玉清和孟海都非常的激动。他们相信李龙,而李龙每次也是验收完抬把子,实打实的给钱。
这下可好,他们的积极性那就是蹭蹭蹭的往上窜啊。
这么一卷,那速度和效率就起来了。
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李龙自己也算了一下,清水河那边,十一二个人平均每个人编了有一百四十个抬把子左右。
这边小白杨沟,二十一二个人,每个人编的是一百三十个左右。
除李建国外挣钱最多的算是老黄,这边每个抬把子他能抽两毛钱,最后能拿到手五百块钱左右。
乐坏了。
至于孙家强,这些天他一共收到了五百多公斤的贝母,折算下来拿到两百多块钱。
比不上编抬把子的,但活比较轻松,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