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龙体抱恙(1/3)
当然,这么认为,从事件的表层逻辑上来看,没有半点毛病。
秦王沈灵玉早已被送回京师,其妻儿一同在宗人府中被看押,就等着秦州的事情查清楚再来处置。
而现在,以言王沈仙佑为中枢及首脑的势力们,把秦州给翻了个底朝天,把秦王沈灵罪证坐实。
逼杀秦王若成,秦州即便没有藩王,但也是在沈仙佑控制范围内。
逼杀不成,皇帝沈圣昀则会背负起包庇亲族的骂名,进而被骂作昏君,沈仙佑反而从中得利。
类似的风声传播极快。
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其中充斥着阴谋论。
对于这种说法,养心殿中的沈圣昀嗤之以鼻。
“在这群朝廷大员眼里,朕和朕的小儿子,仿佛只会徇私,不会秉公,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朕之前对犯过错的儿子处置确实不够严谨。”
“而且,这些年来,让言王那小子过于肆无忌惮了。”
“这也导致朕此次秉着公心处置秦王,反而成了阴谋论,也让他们用来挑拨朕与言王的关系。”
沈圣昀口中的“他们”,自然是太孙党。
周浦被诛杀后,勋贵们短时间内不敢蹦跶,附庸在太孙沈辰阳身上的人见缝插针,因为他们不这么做也没其他办法。
沈仙佑回到京师之日,便是他势头最大之时。
届时,一切与其作对的人,都会遭到清算或者报复。
而沈圣昀面前的宦官与臣子,并没有太孙党的人。
一位掌印太监袁鸣,一位提督太监玉焚,以及武英殿大学士,内阁次辅朱卿。
玉公公心直口快道:“陛下,既然如此,那不如将大事早些定下来,以免朝野众说纷纭。”
“万万不可。”
提出异议的人,是那位年轻书生朱卿,他旋即给出理由。
“玉公公,太孙毕竟是经过陛下册立,又有先太子的福荫,如若陛下废嫡立庶,则是取乱之道。”
“当今风声本就是认为言王在逼陛下禅让。”
“如此做法,正中太孙党下怀,而太孙又身在南方,届时他们可以以正统之名拥立太孙为帝,形成南北相抗的局势,麻烦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