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大船到通州(1/5)
在那高墙深院的后宫之中,波谲云诡的风云翻涌不息。各种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从未间断,然而这些后宫中的种种事端,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丝毫没有影响到前朝的局势。淑妃,这位出身显赫镇国公府的女子,在后宫之中依旧稳坐其位,安然无恙。她凭借着娘家的权势和自身的手段,在这充满算计的后宫里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日子过得平稳而自在。
就在后宫看似风平浪静之时,太医院却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原本位高权重的太医令,一夜之间被夺职查办,锒铛入狱,被打入了那令人闻风丧胆的诏狱之中。不仅如此,更有几名太医也未能幸免,被处以极刑,问斩于市。这本该是一件足以引起轩然大波的大事,然而在当时的朝堂之上,却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在那些权贵大臣们的眼中,太医院的这些人不过是些贱籍出身,他们的生死无足轻重,皇上想要杀了他们,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过多关注。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大臣们的注意力都被一条来自沿海诸省的急报所吸引。急报上言辞恳切,详细描述了威武侯赵轩奉命进京的情况。原来,赵轩此次进京是乘船走海路而来,其乘坐的船只规模巨大,随行的船队更是浩浩荡荡。无论是船体的大小,还是船队的规模,都远远超出了朝廷的水师。而且,每当船队靠岸,各地的商户便如潮水般齐聚码头,纷纷与南疆船队展开交易。一时间,码头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份急报一经呈上,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纷纷弹劾赵轩,指责他拥兵自重,身为武侯,却不顾身份,做起了行商之事,实在是有辱国体。然而,在这些弹劾的声音背后,大臣们真正关注的,其实是这支船队的规模以及那些先进的船只。他们心中暗自盘算着,既然威武侯能够乘船走海路进京,那么朝廷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海运来解决京城漕粮的运输问题呢?自从忠顺王屠了漕帮之后,新建的漕帮一直无法完全掌控漕运,导致朝廷的漕粮运输屡屡延迟,给京城的物资供应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果能够开辟海运航线,或许能够大大提高漕粮运输的效率。
此外,大臣们对于这样一支规模庞大、实力强大的船队掌握在一家之手,也感到十分不安。他们认为,如此重要的力量,绝不能任由私人掌控,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