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换皇帝对我有什么好处?(2/3)
把刚提升为总管的太监张庆派了过来。
张庆现在的身份可以叫太监了,春风得意。现在皇帝提拔他,他还到处吹嘘自己是王相公的朋友,患难之交。大家见了他都很客气。
张庆在兰陵摆钦差架子吃过一回亏,知道王有志不是岳飞那样的忠臣,非常客气。他带来了赵构的密信,王有志这才知道,赵构可能不是要把他叫回去杀了,而是叫他回去给自己撑腰。
这次金兵南侵,赵构判断错误,要不是虞允文和王有志力挽天倾,南宋就亡国了。赵构于是受到朝野一致声讨,好多人逼他退位。
没错,就是逼他退位。宋朝的皇帝没有那么强势,大臣喷皇帝一脸唾沫的时候都有。他这次的表现实在太差,不但主张北伐的北方士族对他失望透顶,南方士族也觉得他是个无能废物。
只是后来北伐势如破竹,南方士族才又觉得他有用了。江南士族的目标是维持现状,既抵抗金兵南侵,又反对宋军北伐。但目前的大胜,让很多江南士族的热血分子也很激动。朝堂上,主战派明显占上风,所以赵构压力山大。
吴皇后还是信任王有志两口子,劝赵构把王有志叫回来。一方面满足大部分江南士族反对北伐的要求,另一方面用王有志的大军来震慑“倒构派”。
赵构也知道王有志跟岳飞不一样,但现在他只有这么一张大牌了。看到王有志见了圣旨不回来,他担心王有志误会了,赶紧又派张庆来解释,其实是求救。
王有志半信半疑,他虽然嘴上说赵构不可能比他更狡猾,但他也知道自己也就是一般人,搞阴谋诡计比赵构差远了。不过他想,如果自己不管到哪里,周围都是自己的兵,就不会有危险。
王有志又跟虞允文商量,问他愿不愿回去?虞允文却问他:“当年淝水之战,谢安挟大胜之威北征,却功败垂成,王相公以为是什么原因?”
王有志心想,早就知道你们这帮主战派都倾向于太子,现在就来试探了,于是他笑着说:“彬甫兄天下奇才,一定有高见,还请教我。”
虞允文心想,这个王有志年纪不大,却油滑得很,不过他觉得已经了解王有志的想法了,不妨说得直白一些:“在王相面前,何干称奇才?高见更谈不上。请让我试着讲讲一愚之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