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历史洪流【二】(5/8)
,潘尼兹微笑着出门,助理紧随其后。
“馆长,理事享有全权,这不是您之前就提出来的政策吗?就多加了一行字而已,他们怎么这么配合?”助理擦了擦冷汗。
与今日的大英博物馆要接受政府文化部门等监督,以及来自社会公众、学术团体的监督不同,19世纪的大英博物馆提出理事享有全权,是让那些贵族愿意以倾家族之力捐献的原因:获得理事身份,便是获得了整个大英博物馆藏品的监督权、淘汰权。
大英帝国百年征战,雄霸全球,博物馆早就被藏品撑爆,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都固定淘汰一批藏品出去,成了常规操作。
淘汰什么,以多少价格淘汰出去,就在这权利范围内。
这里头,赚头可太大了。
好的藏品以最低的价格被淘汰,再被理事私人收藏是常见手法,万一被公众发现了,那便说:被偷了。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总是会被偷,到如今也一样。
“加的这一句话很关键。”潘尼兹笑了笑:“为了应对大量中国藏品能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先入馆、后分类,相关价格酌情登记。”
先入馆,后分类,就让理事们可以先挑选一遍。
相关价格酌情登记,则能让入馆时价格模糊,可操作空间大的同时,不留证据。
“这可不是改动几句话,这是政治。”潘尼兹解释道:“全力要为来源负责。”
“权力要为来源负责?”助理不太明白。
“我的权力来自于哪里?”
“博物馆。”
“博物馆的权利来自于哪里?”
“藏品。”
“藏品来自于哪里”
“战利品……哦不,捐赠者和理事们。”
“所以啊,权利要为来源负责,让每个人都有的捞,这事儿就能很顺利。”潘尼兹笑了起来。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他耸了耸肩,如今,他已经在大英博物馆近三十年,能一步步走到馆长的位置的人,自然摸清了里头的生存法则:艺术品,这可是比鸦片还要赚钱的营生。
赚钱,还高雅,上哪找这么好的行当?
让每个人都有得捞,且官方、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