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第235章 告老还乡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35章 告老还乡(2/4)

此人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教育人才,为人低调,学识渊博,由他来接任学府校长,倒也合适。

“国丈举荐之人,朕自然放心。只是,国丈真的舍得离开学府?那里可是您一生的心血啊!”

蔡邕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怀念:“陛下,老臣虽然舍不得离开学府,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过学府有需要老臣的地方,老臣定当义不容辞!”

“好,有国丈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刘备大笑道,“传旨,任命王肃为大汉学府新任校长,望其继续为大汉培养英才,不负朕望!”

“陛下圣明!”蔡邕欣慰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

他知道,这是刘备对他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最好的安排。

沮授迈步而出,躬身一礼:“陛下,戏志才大人仙逝已久,中书令一职空悬,还请陛下早立贤臣,以固朝纲。”

刘备环视群臣,目光流转。

中书令,掌管机要,辅佐皇帝,非心腹重臣不可担任。

他心中早有人选,目光最终停在荀彧身上,这位老臣,忠心耿耿,才华横溢,正是最佳人选。

“荀彧听旨!”刘备声音威严。

荀彧闻声出列,跪拜于地。

“朕命你为中书令,总领中书省,为朕分忧。”

荀彧叩首谢恩:“臣,领旨!”

声音略带激动,能得陛下如此信任,实乃三生有幸!

“陛下,”荀彧又问,“那吏部尚书一职……”

这可是个肥差,多少人盯着呢,他得为自己的侄子荀攸谋划一番。

刘备笑了笑,这荀彧,还是这么护犊子。

“吏部尚书嘛,朕自有安排。”

他转头看向群臣,目光在郭子仪身上停留。

这位老丞相平日里像个闷葫芦,但刘备知道,他肚子里有货,关键时刻总能一鸣惊人。

“郭丞相,你觉得谁能当这个吏部尚书啊?”刘备故意问道。

郭子仪这才慢悠悠地走出来,一开口就石破天惊:“陛下,臣以为,荀攸可担此任。”

“荀攸?”刘备故作惊讶,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郭子仪,真是个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