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第108章 案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08章 案首(2/3)

说,陈凡已经半只脚被取中秀才了。

秀才,官方文书上都是称做“生员”。

生员犹如官员,有定额故谓之“员”,《唐书·儒学传》云,国学始置生七十二员,取三品以上子弟为之。

这就是生员二字的出处。

不过日常生活中很少用这个称呼,只有在公文和书籍中才用它。

如在州县官各种给上级申报的文书如验、详、禀,与州县平行文书中的牒、关、移、函中,如说及生员,只能说“生员某某”,不能说“秀才某某”。

再如生员本人上呈文或状纸时,也只能写“生员某某”,不得写“秀才某某”。

写了即会被人笑话不懂规矩,闹出笑话。

生员俗称秀才,唐朝曾专设“秀才科”。

秀才可以称“相公”,也可以叫茂才。

还有青衿、痒生、文生、朋友、诸生、博士弟子员、长案……

姜老发自然不知道这些说法,但别的不清楚,他却能听懂“相公”这两个字。

“啊?夫子中秀才了?不是府试吗?”姜老发和王大牛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一脸疑惑,但又很兴奋。

那读书人不想跟这些泥腿子多解释,袖子一拂,便转头看陈凡去了。

此时,县衙前的一众读书人早就一改刚刚的嘲讽,全都挤着跟将来的秀才公混个脸熟。

“陈朋友,我是县学增广生陈友典!咱们可是本家。”

“不敢,还未道试,不敢当【朋友】之称。”

“陈案首,你们弘毅塾一年束脩多少钱呐?现在还招学童吗?”

“陈案首,你要媳妇不要?”

“陈案首……”

……

此时,几十里外的溱潼。

陈休刚从地里回来,拿着个瓢在缸中舀了一瓢水,跟牛饮似的“咕噜咕噜”喝了下去。

“孩他娘,今天中午吃什么?”

陈休问了一句,坐在灶上的卢氏却没有回话。

“孩他娘,今天中午吃……”

他的话还没问完,就听卢氏道:“吃吃吃,成天就知道吃!丫头今年都六岁了,你这个当爹的一点都不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