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第130章 海阳楼和范仲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30章 海阳楼和范仲淹(1/4)

上午放课后,小湖边。

一个少年百无聊奈地拿着一根苇杆抽打着湖面,平静的湖面因为这番抽打,宛如银镜炸碎,细碎的波澜向周围荡漾开去,宛如少年此刻的心境。

陈凡找到这里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孤独的少年,背井离乡跟随父亲上任淮州。

本来身边聚拢了一群孩子,天天踢天弄井、无法无天。

但最后又被送来了海陵,彻底离开了父母。

从安定书院起便在一起的同窗们,全都有意疏远他。

甚至放课后,他都只能一个人坐在湖边,看着远处的海阳楼发呆。

看着这个小小的背影,陈凡的心中甚至都出现了一丝伤感。

他整顿一番心神,轻咳一声来到少年身后:“看什么呢?”

陈凡温言发问。

少年慌忙站起,有些局促地看着陈凡:“夫,夫子,我,我在看海阳楼。”

陈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海阳楼明显是宋代筑楼的风格,外观三层环廊,下面筑高大石台,三层重檐十字顶,主体色彩是栗壳、青灰二色,古朴典雅、线条流畅优美,倒影在湖中,多添了一丝江南水乡的韵味。

“坐,我们一起看海阳楼!”陈凡说话间,坐在湖边的草地上。

周炳先犹豫片刻,也怯生生地坐了下来。

“海陵,汉唐古郡,襟江带海,壤沃物阜,人杰地灵。”

“这座海阳楼又叫望海楼,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号称江淮第一楼,也有人说,这是【吾邑之文运命脉】,你来海陵这么久,可曾听说过?”

周炳先摇了摇头。

陈凡笑着看向他:“此非虚言,南宋以降,兵连祸结,但斯楼依然伫立期间,见惯了人间兴废,也佑怙了像徐家这样,三代进士,一代状元阁臣的文运之族。”

“炳先,能在海阳楼下读书,是读书人一辈子的幸事啊。”

周炳先撑着下巴转头看向陈凡:“夫子,我是不是很愚笨,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子?”

陈凡摇头:“不,只要不是脑残之人,这世间就没有笨人。”

“那我为什么总是读不成?”

“因为你的心思没有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