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诡:从元芳之子开始」

第132章 天不予罪,人罚必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32章 天不予罪,人罚必至(2/4)

有人此刻都陷入了沉静,鼍神社横行宁湖三十载,神坛之上,被百姓,官员奉若神明的,居然会是一个不起眼的糟老头子,这叫谁人能够接受,众人心含怒火,大脑,却一片混沌。

曾三揖狰狞的面庞忽然平静,从身份被揭穿,帷幕落下,他仿佛经历了大起大落,可最后看着身侧不知何时,突然出现的三人,心情忽然平复下来,反而有了兴致,开始为众人解释起一切。

“想我曾三揖,起于微末,苦读诗书,每试皆为榜首,”曾三揖回忆往事,平复下的情绪又汹涌而起,面目可怖,“但,每次却都铩羽而归,就因为我没有门第,我的相貌丑陋,又有罗锅,那些主考的官员们说我,有损大唐的颜面!”

苏无名闻言,虽无同情,眸子中却也涌现出一股悲哀,那不是对于眼前的曾三揖,而是对存在于大唐之中,有过此经历的万千学子,他苏无名久历官场,又岂会不知这其中的龌龊与心酸。

只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乍听一下,曾三揖之经历的确令人唏嘘,可,这并不能成为他作恶的理由,曾三揖绝不无辜!

时代背景下的悲哀,又何止他一人,可因他而死之人,数以千百,这样的人,凭什么值得可怜!

上官瑶环自然将曾三揖的话语尽收耳底,但她那秀美绝伦的面庞却似古井一般,毫无波动,显然,已经猜到了曾三揖为何有了如今之作为,门第之见,自古难消,多少人因此泯与尘埃,曾三揖,是从尘埃中,蜕变出的恶鬼。

反倒是李伏蝉嘴角勾出一丝冷笑,穿越千年时光,最大的益处,非是知晓时代的变化与走向,而是通过千年积淀后,自古人,自今人身上学习,了解,而塑造出的三观,那是一种历经千年,而毫不褪色的痕迹,深藏在每一个人的灵魂里,苦难打不碎一个人的信仰与坚守,但欲望,可以侵蚀一个人的心灵。

曾三揖自顾自讲述自己的经历,“我满腹的治国之策,却无从施展,只能困守宁湖,做一个小小的司仓参军!”曾三揖的眼底猛然翻出汹涌的仇恨,面容扭曲,语气尖锐。

那可怕的面容与溢于言表的仇恨,令场下的宁湖官民感到脊背发凉,那坐在神坛上的曾三揖褪去了鼍神的光环,却似乎有了恶鼍的面容,狰狞可怖,甚是吓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唐诡:从元芳之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