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朝堂(4)(1/3)
“真是走了狗屎运!”荀牧咬牙切齿。
他没想到,自己堂堂世家公子,到头来竟然被一个乡下来的寒门子弟给抢了风头。
这让他这个状元郎显得十分滑稽。
联想到自己刚刚长篇大论,还不如王端随便说几句屁话威风,荀牧就觉得自己书真是白读了!尤其是陛下居然对王端展现了认可和愉悦,这可是一块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金字招牌。
毫不夸张的说,从今往后的京都朝野之中,必定有王端的一席之地。
就算王端不当官,在野,也会让人高看一眼。
“王兄真是傻人有傻福。”赵家子忍不住唏嘘。
很快,第一轮考题结束。
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宣告甲乙丙丁之类的名次,题目本身就没有定式,反倒是诸位学子的表现,见仁见智。
紧随其后的是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自然没有房相那般不拘一格,而是规规矩矩的考究了政事、经义和军务见解。
角度不算刁钻,学子们答得也算中规中矩。
很快所有流程走完,便到了授官的环节。
一般来讲,只要不是表现太差,都不至于留守闲用,通常会有一官半职,但具体是什么官,是守大街还是看厕所,是坐在官邸里当青天大老爷,还是发配边关当县令,都是未知的。
这让不少自认为刚刚没有表现好的学子,面露忐忑之色。
毕竟寒窗苦读数十载,如今终于鲤鱼跃龙门,到了决定未来命运的时刻,但凡是个人都会紧张的。
这关头还能坦然自若的,除了事先就知道结果的豪门贵胄和盲目自信的寒门子弟,就只剩下王端了。
他是真无所谓。
主打一个随遇而安。
一番宛如菜市场般讨价还价之后,不少人被吏部和刑部提走。
毕竟这两个职位刚刚经过血洗,有很多空缺,正是用人之时。
而且谁不知道吏部和刑部的两位尚书乃是当今虞帝钦定之人,妥妥的帝党。
跟着这两人走,前途一片坦荡。
除了这两个部门之外,油水最多的户部和礼部也是学子们的唯二之选。
最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