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刘谌的做法(2/4)
“朕当初曾许司空,于《汉语字典》扉页见其名。”
“此誓朕断不敢忘!”
“自今日起,大汉所有《汉语字典》皆于扉页见谯卿之名。”
“加封其为关内侯。”
“再许陈寿为谯卿单列一传,供世人传颂。”
“谯卿诸子,皆有封赏。”
“葬礼过后,许三子扶其棺椁回乡,奉香火祭祀于家庙。”
刘谌的这道旨意,乍听之下都会觉得是一道极尽哀荣的旨意。
能让陛下感到肝肠寸断的人,绝对是心腹中的心腹。
可是细尝之下,却又能从中咂摸出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汉语字典》不必说,现行的《汉语字典》本身就是有谯周的名字在扉页的。
而且据坊间传闻,这是因为当初谯周在《百家姓》以及《汉语字典》上出了大力。
陛下特意许诺给谯周的。
这会儿又被陛下单拎出来说。
明面上是在告诉大家陛下没有忘了这份约定,但实际上却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件事已经到此为止了。
陛下不会再分润更多的功劳给谯周。
以及追封关内侯,和对谯周的几个儿子都有封赏,这些都只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些对于接下来的这件事情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陛下居然让他的弟子陈寿,单独给谯周列一篇传出来!
陛下下旨为人立传当然是好事,而且是天大的好事。
等到传成的时候,甚至要供于祠堂享受香火。
但问题在于现在大汉最顶级的传记,并不是单独列传,而是进入《忠良传》!
陛下当初命陈寿撰写《忠良传》的时候,就是在向所有人透露一个消息。
只要你肯忠心效忠大汉,效忠陛下,将来这《忠良传》上必然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这对于百官来说,那可是一个天大的诱惑。
只要自己的名字能上《忠良传》。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大汉并不能真的兴复,将来这凛凛史书上也必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任何有梦想的人,都铆足了劲儿想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