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鱼腥草(2/4)
会庇佑每一个西南的孩子,鱼门!
宋阳上辈子听到这话时,只觉得十分好笑,可后来细细品味,这背后代表的是浓浓的、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对于从未接触过鱼腥草的人而言,第一次尝试简直就像一场“味觉惩罚”。
这看似白净清爽的根茎蔬菜,会在你夹起几节放入口中咀嚼时,突然释放出汁液,一股浓烈的类似鱼腥味,还带着些许苦涩,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吐出来,而不是咽下去,这便是多数人对鱼腥草的初次印象。
然而,在喜欢吃鱼腥草的西南地区,这里的人大多是它的忠实拥趸。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鱼腥草还有个名字叫折耳根。也不知道小时候是怎么稀里糊涂地被父母喂下第一口这味道奇特的食物,仿佛天生就习惯了这种独特的口味。
对西南地区的很多人来说,用鱼腥草做的菜肴,不仅有着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美妙滋味,更是游子们离开家乡后最牵挂的美食之一。
宋阳也不例外。实际上,这些年,鱼腥草可以说是除了红薯之外,最容易见到且经常出现在饭桌上的野菜。在山沟、土埂、野地等潮湿的地方,很容易就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毫不夸张地说,对于蜀地的不少人而言,鱼腥草也是一道“救命菜”。简单腌制一下,甚至什么调料都不放,只需加点盐,就能激发出它别样的风味。
和讨厌红薯不同,宋阳对鱼腥草痴迷不已。一盘简单腌制的鱼腥草,配上一杯酒,他就能吃得津津有味,根本停不下来。吃烤土豆、烤红薯、炒肉、煮酸辣粉的时候……在他看来,要是能有一些鱼腥草搭配,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精彩。
在石河子村,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这道菜。每次一发现,大家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去挖,生怕动作慢了就抢不到了。
也正因为如此,村子周边已经很难见到这种野菜,几乎都被挖绝了。哪道田埂上有,哪片水沟旁有,大家都记得清清楚楚。每年鱼腥草刚冒出嫩叶,就被人采光了,只留下一些细小的断根,在适宜生长的地方艰难存活。
今天能在这里见到这么一大片,密密麻麻地铺开了七八平米,实在是难得。挖回去的话,足够吃好几顿了。宋阳当即放下火枪,用开山刀砍了一节木棒,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