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第130章 杜仲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30章 杜仲皮(2/5)

,保障了安全,还能调节气氛,缓解疲劳。

去除内脏后,每头野猪还剩一百五六十斤重,用木棒抬着,爬坡过坎,摇摇晃晃,肩头上的重量忽轻忽重,这活儿可不轻松。

以前听人说,外面有人把蜀地人叫“川耗子”,传得好像蜀地人真吃耗子似的,他们哪知道,人家说的是“号子”,纯粹是瞎传。就这简单的号子,也处处体现着老一辈人在山里生活的智慧。

宋阳和王岳一组,两人对号子充满好奇,只是不太习惯喊,抬着百来斤的野猪跟在后面,只能按自己的方式相互提醒。

王岳有意照顾宋阳,把拴野猪的绳子挂得更靠近自己这边,让宋阳轻松些,也让他有时间四处张望。不经意间,宋阳突然注意到侧边山沟的山坡上,有一棵不小的树,直径少说有三十多公分,高度更是超过十多米。

从树叶和结的种子形状,宋阳认出这是一棵野生杜仲树,树龄少说有三十年。

杜仲浑身都是宝,刚长出来的嫩叶,能治风毒脚气;果皮和叶子,可以治疗疔疮、刀伤出血;最重要的是树皮,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以及双向调节高血压的功效。这可是上等药材,在后世有“植物黄金”的美称。

单独说起杜仲,可能没多少人了解,但提到一种树皮和叶片折断后能拉出细密、银白色且极具弹性丝线的植物,大家就知道是杜仲了。尤其是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它双向调节的功能,是任何化学降压药都比不上的,这也让它的身价一路飙升。

在宋阳的记忆里,现在这个年头,杜仲就能卖到十二块钱一公斤,到了八八年左右,更是涨到七十块钱一公斤。

一棵杜仲树的树皮能卖几百元,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也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曾经,各地疯狂剥取杜仲皮,不少地方山里茂密的杜仲树林,转眼间就消失殆尽。甚至听说,城里公园作为景观树的杜仲,都被人连夜剥了皮,逼得管理人员只能往树上泼沥青。

宋阳心里一阵激动,看着树上挂满的果子,心想现在栽培的话,说不定能赶上好价格。

但仔细一想,九十年代中期,杜仲价格好像一下子跌到七八块钱,因为到处都在种植,产量大增。这么一算,好像不太划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