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第362章 新兵之间亦有区别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62章 新兵之间亦有区别(1/4)

新兵之间亦有区别,同属于一个新训训练场,却是被划分成了两块训练场地。

训练场以西,是四个野战集团军的训练场地,以东是十个驻地师的训练场地。

之所以划分为不同的训练场地,目的很简单,野战集团军和驻地师不管是训练科目还是训练强度,其有着天差地别。

就比如野战集团军的新兵们必须完成步坦协同、步炮协同、五公里越野等训练科目。

新兵下连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会再给一次机会补考,补考不合格者自动划入驻地师的编制。

相应的,驻地师中表现优秀的士兵会进入集训营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者就能获得加入四个野战集团军的机会。

这倒不是驻地师就不训练步坦协同、步炮协同,而是训练的侧重点不在这里。

驻地师需要侧重学习如何防守,因此会大量学习如何挖掘战壕等偏防御性的科目。

这样一来就会在战区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即四个野战集团军和空降师作为甲种常备力量,时刻保证齐装满员,属于快速反应部队。

驻地师从建立起,其性质便是负责区域防御,为乙种师不需要时刻保证齐装满员,战时可从民兵部队抽调兵力进行补充。

甲种作战部队保持淘汰制,不仅可以保证战斗力,也能让一些人才不会被埋没。

王军和黄科涵被誉为地表最强防御旅的代表,主抓驻地师的训练。

野战集团军的新兵则是由进攻旅的代表刘浩翔担任。

第一天的训练正式开始,训练科目相对简单,主要是以让新兵适应部队为主。

阳光洒在驻地师的训练场上,王军与黄科涵身着迷彩服,身姿挺拔,正站在队伍前方讲解着防御战术的基础。

老兵的话语铿锵有力,仿佛每一句都能在新兵们心中种下坚韧的种子。

新兵们围成半圆,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紧张,他们手持模拟工兵铲,按照指令开始练习挖掘简易战壕。

黄土飞扬中,汗水与泥土交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决心,训练场上回荡着铲土与喘息的交织声,一幅幅初露锋芒的防御战士画面悄然绘就。

一个周的时间过去,这些新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