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鉴宝:听泉,你看龙椅不」

第302章 金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02章 金碗(2/3)

开始大规模营造石窟寺。”

“隋代的时候,杨广也继续开凿石窟。”

“到了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更是将建造石窟的工程推向了高峰。”

“天龙山石窟造像见证了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

“东魏时期的石雕,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形象写实逼真,生活气息极为浓郁。”

“而唐代的雕像,则愈发显得严谨、洗炼,不仅体态生动自然,衣纹线条也流畅如水,具有丰富的质感。”

听泉锐评:“这算不算大型佛教手办?”

【不懂就问,佛像睁眼和闭眼有什么讲究】

【佛首归乡算不算落叶归根】

【我妈说拍佛像不恭敬,我该不该继续看直播】

【我对石头不感兴趣】

纪由站起身,“给你们大概过一下吧,你们遇到感兴趣的我再详细给你们讲解。”

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要把这两百多件挨个讲累都要累死。

粉丝就爱看那种亮闪闪精美的东西。

纪由举起金镶宝石帽顶,“这个你们居然觉得好看?黄金宝石好看是吧?”

听泉噗嗤一声笑出来,“肯定啊,全是黄金和宝石。”

“样子再丑都会说好看的好吧。”

听泉凑近,“这个应该是明代的吧?”

纪由说:“嗯,梁庄王朱瞻垍的。”

“826克黄金,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绿松石等宝石逾200颗,其中最大红宝石直径达2厘米。”

【样子不好看,但我们是龙国人,龙就喜欢亮晶晶的好不好】

【西洋物,我不喜欢】

【郑和七次下西洋】

听泉挠挠头,“当年梁庄王戴着这八百多克的金冠,脖颈倒是练得刚健。”

“累丝工艺,金丝细过蛛网,二百多颗宝石镶得严丝合缝。”

“东南亚的红蓝宝石通过朝贡贸易流入,单颗宝石价值在明代即可抵千两白银,故称“能买下整条秦淮河”。”

“是的。”纪由说:“这件文物能反映明代郑和下西洋后中外贸易的繁荣。”

“印证《明史》中“宝石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双穿鉴宝:听泉,你看龙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