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敲国王竹杠,被追杀。(2/6)
民怨沸腾。”左议政朴訔也忧心忡忡道:“是啊,可若不答应,又怕触怒天朝上国,给朝鲜带来灾祸。”
众人正愁眉不展时,右议政郑道传站出来道:“陛下,我们或许可委婉告知大明皇帝,朝鲜女子自幼习惯本国风俗,恐难以适应大明宫廷生活。同时,我们挑选些朝鲜的奇珍异宝、特产名物,作为礼物献给皇帝,转移他的注意力。”
李芳远觉得此计可行,便精心挑选了一批珍贵的高丽瓷器、人参、上等丝绸等,又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向朱元璋表明朝鲜女子实在难担侍奉之责,望他谅解,同时表达对大明的忠心与敬意,送上厚礼,祈求他收回成命。
朱元璋收到礼物与信后,心中恼怒。他觉得李芳远不识好歹,竟敢违抗自己的命令。但他也不想因这点小事与朝鲜彻底翻脸,毕竟朝鲜乃大明藩属国,关系闹僵对双方都不利。
朱棣见父亲为此事心烦,便劝道:
“父皇,朝鲜国王既已表明态度,我们不如就此作罢。若强行索要女子,恐有损父皇英明,也不利于大明与朝鲜的关系。”朱元璋沉思良久,觉得朱棣所言有理。
恰在此时,朝鲜又传来消息,李芳远为表诚意,
正组织人手编写朝鲜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典籍,准备呈献给大明,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朱元璋心中一动,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举措。他意识到,比起几个女子,从文化上让朝鲜更加亲近大明,才是更长远之计。
于是,朱元璋不再提索要朝鲜女子之事,转而对李芳远组织编写典籍一事表示赞赏,并命人告知李芳远,
希望他加快进度,完成后尽快送来。李芳远得知朱元璋不再追究,心中大喜,赶忙督促手下加紧编撰。
一段时间后,李芳远带着编撰好的典籍以及更多的朝鲜特产来到大明。
朱元璋在朝堂上接见了他,李芳远跪地行礼,献上典籍与礼物,言辞恭敬地说:
“陛下,这是我朝鲜精心编撰的典籍,望能让陛下更了解朝鲜。这些特产也是我朝鲜的一点心意,还望陛下笑纳。”
朱元璋接过典籍,随意翻看几页,见内容详实,对朝鲜的历史、文化、风俗等介绍得十分详细,心中满意,脸上露出笑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