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回族—闪姓、速姓、忽姓 其他—额尔德尼姓 、斡姓、素姓(1/4)
姓氏,作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标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众多姓氏犹如繁星般璀璨,其中闪姓、速姓、忽姓、额尔德尼姓、斡姓、素姓各具特色,它们的起源、变迁与分布,不仅反映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更展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本文将深入探究这些姓氏背后的故事,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回族三姓:闪、速、忽姓的渊源与发展
闪姓(shǎn):神秘起源与多元分布
闪姓在百家姓中较为稀有,其起源和发展仍存在一些争议。据《赛典赤·赡思丁家谱》载,明太祖定鼎金陵,赐十姓,其中就有闪姓。而同治年间马钧所写的《玉溪龙门马氏宗谱》中则称包括闪姓在内的回族十三姓是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赛典赤·赡思丁,又名乌马儿,是中亚人,穆罕默德圣人的后裔。他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任云南省平章政事时廉洁奉公,兴水利、办教育,发展农业,政绩卓着,去世后被追封为“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有九子廿三孙,传说回族十三姓是他的后裔。
另有《万姓统谱》载,闪姓系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本为陕姓,后改为闪姓,迁民后裔分布于河北、甘肃等地。回族闪姓在明朝时已是较常见的姓,当时主要见于云南、河南、安徽、河北、西北等地。由于闪姓出身于官宦家庭,因此涌现了很多名人,如明时有着名文人闪应雷、闪继迪、闪仲严、闪仲侗,判官闪需、名人闪镗,闪姓在回族中有一定影响,过去在回族中有较高名望。
除回族外,汉民也有姓“闪”的。安徽八公山下有个村子近1500人姓“闪”,据村民介绍,他们的祖先叫赛典赤·赡思丁(明末政治家,也是航海家郑和的祖先),在明朝时,朱元璋赐了回族十三姓,其中就有闪姓,不过,关于赐姓的说法,目前尚未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能证实其来源,但此村子已经有了600至700年的历史。如今,闪姓主要分布在焦作市博爱县大辛庄、开封市杞县官庄乡闪庄等多地。
速姓(su):先祖荣光下的世代传承
速姓作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名字的第二个字音,这一独特的起源,将速姓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