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376章 老忽悠和小忽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76章 老忽悠和小忽悠(2/4)

要他也是习惯和人这么说话了,并不是故意套话。

许灼这人向来投桃报李。

带着全为民来到了十五十六号的三层楼西窗这里,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天授长街巷——天授长街和通往五村路的双桥路呈一个十字型,天授长街巷就纵横分布在这个十字路口。

过了十字路口的双桥河路左右两块房子后面,有个池塘。

江南之地,这样的池塘多得是。

都是用来方便给远离河边的人洗漱用的。

池塘的东面,南面,北面,都有房子和路。

但北面那排房子,实际上是另一条巷子的生产队仓库。

西面没有房子,是一大块野地。

虽说是野地吧,因为靠近附近人家房子的缘故,直接被拿来当做了本地人的墓地,附近种的柏树都老高了。

再往前也是一条横向小土路。

这条路和五村路平行,中间隔着一大块荒地,被开发来种菜。

实际上这些地也是村里公地。

只是村民有需求,那就用着呗。

当年春日,许灼木棍剑斩了遍野的油菜花,就是在此处。

“靠双一队的这里,要修建工厂,双三队那里,要修建商铺。”

“因为码头朝向是这里的,肯定优先方便工厂。”

“另外,目前工厂也不是太多,不用担心挤占路径。”

“靠近居民区的地方,工厂只能搞声音小的轻工厂。”

“一来噪音,二来味道,三来进出人员,都不能扰民。”

“商铺么,进出货都比较轻,也没必要挤占通道。”

“人们下了船,来到菜市场,顺便拐个弯就能逛各种铺子了。”

“铺子有很多种。”

“菜市场里头的铺子卖食物相关的必需品。”

“外面的铺子卖衣服生活日用之类的。”

“这些铺子必须弄好。”

“因为以后要是全面开放,那么其余村就没必要来咱们这里了。”

“咱们必须有一个他们还必须来,还要来,还能来的理由。”

“所以……我们要把诊所也搬到这里来,也就是一些便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