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第389章 行,老子现场直接创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389章 行,老子现场直接创作!(3/3)

灼。

只见许灼抿了一口酒,吃了两口菜,似回忆一般开了口。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是关于我们家的。”

“我爷爷出生在一九二零年左右……”

“我爷爷的父亲,有兄弟姐妹几个,也就是他的堂兄弟。”

“当时我们家在本地也算有名,开酒楼和开当铺的,田也不少。”

“我爷爷的舅舅,也就是我太公公的舅哥,是苏州那里开金楼的。”

“我太公公最小的兄弟,也就是我叔公吧,当时因为家里兄弟太多,只能分家,其中长子分得最多,因为要掌家嘛。”

“他们活跃的年代还是清朝——”

“慈禧不是一九零八年死的吗?”

“我小叔公活动的那年头,这位太后老佛爷还没去世呢。”

“当时啊,他在海城。”

“海城那里,外滩,十里洋场……”

“他跟我说的是,头次去海城,看到漆着红字的乌黑大机器,冒着滚滚白烟,瞧着啮合紧密的齿轮机械运转下,推动着庞然大物在冰冷铁轨上无情行使,一路穿梭过旷野、森林、山川、湖泊,或朝霞升起,或夕阳西下,或暴雨,或烈日,单单一趟旅程,便享受到了常人一辈子无法见到的情形,他傻了。”

“不过,也是这样,让他决心从事和机械有关的行业。”

“于是经历一番波折,他花光了分家时,身上带出来的积蓄,终于拜师一名海城租界里的老钟表匠为师。”

“那个老钟表匠姓徐,叫徐龙芝,法文名叫朱尔斯。”

“这徐师傅早年家里老有钱了,去法兰西留学,结果中途家中遭到变故,他在国外没了钱,也回不来,学业也继续不了,怎么办?”

“他就一个人先去面包房打工,然后去餐厅。”

“逐渐有钱后,他开始跟着人家学钟表,最后完成学业,拿了一笔钱回家了,可那时整个海城早已物是人非。”

“那时海城老大不还是黄金荣嘛。”

“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号称海城三大亨。”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