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大富豪:苟在学校当老师」

第5章 回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章 回家(2/3)

己就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遥控指挥让别人干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活。而他自己就在东广场新街这里学外省人开了一家小额信贷公司。

曾仲康从亲戚朋友手里借1万块钱一年给840块钱,相当于月息7厘。继而又让亲戚朋友帮他介绍客户让别人往他这里存钱,给其他人6厘一个月的利息,谁帮忙介绍客户就给他1厘的佣金。

这又大大的增加了其他人的积极性,你传我我传你,真的就让他的信贷公司做大了。

然后他对外放的利息达到了一个月息2分。一个月2分钱的利息是什么概念,10万块钱一年的利息就达到了两万四千元。扣除掉他给别人的利息利润达到惊人的了元。

04年的时候工人的月工资才在一千四五百块钱左右,他用别人的钱轻轻松松就能赚到1个工人接近一年的工资。他手里得握有多少个10万呀!

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很淳朴的。那时私人老板们想到银行去借款那是难上加难,苦于没有资金,有了订单也不敢扩建。

有了这个融资渠道后,很多的老板看到了希望,虽然利息高了点,而相对比他们得到的利润,那完全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有了这笔资金,虽然需要支付利息,利润会少一些,但是如果没有这笔资金的话,别说赚了,可能离工厂倒闭就不远了。

那时的人们相较于现在还是比较淳朴的,如果你的厂子真的无法挽救,大多数的老板们倾家荡产、砸锅卖铁的也要先来还清债务,生活在这座不大的城市里脸面还是得要的。

曾仲康就凭借着这些吸来的资金一边放贷,一边给自己做工程,收购物业等其他业务,没到两三年就发起来了。并且还在07年正式进军房地产业,成为了安州市有名的企业家。

在曾仲康的带动下,有些脑子比较好用的人开始效仿曾仲康的方法,很快便涌现出好多家小型信贷公司在这里开了起来,被安州市的人民戏称为‘金融街‘。

但是你说曾仲康是个好人吗?当然不是,马克思说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上辈子肖邦家里出事,肖邦的爸爸肖拥军第一个找的就是曾仲康,想找他借钱周转。

但是身为肖拥军好朋友拜把子兄弟的曾仲康并没有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隐形大富豪:苟在学校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