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章 第 1 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章 第 1 章(4/5)

依旧是一直无人问津。

毕竟,稍微情况好一点的人家,还是忌讳这个,宁愿出个四百多文,在店宅务那里租住朝廷提供的公租房,房屋出现房顶漏雨或者墙皮脱落,店宅务那边也会有专人负责修缮,非常的方便有保障。而且官家体恤,逢年过节还会减免几日的租金。

不过。

对于赤贫状态的姐弟三人来说,穷比鬼还可怕。

只要便宜就好。

一间卧室,外间连通一间厨房,还半间极小的杂物房。

顿顿都只能吃最便宜的水饭和萝卜白菜,没有一点儿荤腥。

也是一家子苦命人哪!

走马灯似的,看完了脑子里的记忆。

黑夜里。

杨蔓蹙了蹙眉,忍不住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轻轻的翻了个身。

伴随着老旧架子床的咯吱声儿。

眯着眼努力的适应眼前的黑暗,打量全屋。

这显然是卧室。

空间并不大。

瞧着约莫也就二十个平方,或者,有可能更小。

屋里的东西少的可怜。

除了一张靠墙的架子床以外。

西侧的窗户下面,还摆放着一个闷户橱。

这是大宋普通百姓用最常用的柜子,这种柜子形体与普通的桌案相仿,有点像现代的床头柜放大加高版。面儿下面安有抽屉,有两个抽屉的称为连二橱,三个抽屉的称为连三橱,以此类推。

不过,不论是二屉、三屉还是四屉的,在民间都统一叫做闷户橱。

一般桌案同高,可以当作作桌案使用,下置的抽屉叫做闷仓,可供储藏东西。

记忆里,这样的东西,如今在底层人家算是必备的家具了,几乎家家户户嫁娶时候都需要打一个的。

自家家里的这一个,还是她爹成亲的时候专门托人打的。

靠近门口的位置,围着放着火盆儿,是黄泥做的,里面早已经冷灰死灶,没有一丝热乎气儿了。

杨蔓娘忍不住裹紧了身上的被子。

穷人冬天里天天烧炭取暖,是根本不实际的。

也许现代人可能会说,山里到处是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