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西伯侯被困(1/2)
再看回朝歌城内,大殿东边,武成王黄飞虎恼怒不已,手持笏板出班,亚相比干以及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人一同出班俯伏。
比干道:“臣启陛下:大臣者乃君王之股肱。
姜桓楚威镇东鲁,数有战功,若言弑君,一无可证,安得加以极刑?
况姬昌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实邦家之福臣,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仁结诸侯,义施文武,礼治邦家,智服反叛,信达军民,纪纲肃清,政事严整,臣贤君正,子孝父慈,兄友弟恭,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鄂崇禹身任一方重寄,日夜勤劳王家,使一方无警。皆是有功社稷之臣。乞陛下一并怜而赦之,群臣不胜感激之至!”
云霆看着比干这么说,嘀咕道:“好了,此言一出,比干算是要倒霉了。夸姬昌是西方圣人,这是夸人还是骂人啊。那西方圣人的风评可不怎么滴。”
袁洪闻言,一脸懵,道:“师尊,您怎么知道他俩要倒霉了?”
精卫呵呵一笑,道:“嗯,圣人的因果可不是这么好结的,比干肯定要倒霉了。”
帝辛说:“姜桓楚谋反,鄂崇禹、姬昌花言巧语蛊惑人心,肆意诋毁君主,都罪不可赦,各位大臣怎么能胡乱保奏!”
黄飞虎奏道:“姜桓楚、鄂崇禹都是声名显赫的大臣,向来没有过失;姬昌是心地善良的君子,擅长推演先天之数,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如今一旦无罪而死,怎么能让天下臣民心服呢!
况且三路诸侯都率领着数十万披甲的军队,精兵猛将众多,不能说没有人。倘若他们的臣民知道自己的君主死得冤枉,又怎么忍心看到君主遭受这样的无辜之祸,倘若他们心生变故,恐怕会兵戈四起,四方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况且闻太师正在远征北海,如今国内又生出祸端,国家的命运怎能安稳!希望陛下怜悯并赦免他们。国家幸甚!”
帝辛听了奏报,又看到七位大臣极力劝谏,于是说:“姬昌,朕也一向听闻他忠良,只是不该随声附和,本应从重处罚,姑且看在各位爱卿所奏的份上赦免他,但恐怕日后他回到封国后会有变故,各位爱卿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