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陛下不养闲人(3/3)
人口数量的上限就能达到两亿。
可现在大周的总人口也才六千多万。
只要粮食增产,老百姓能吃饱饭,在这个晚上没有娱乐的时代,吃过晚饭之后,年轻夫妻除了造娃还能做什么呢?
这个时代医疗条件也有限,而且大夫基本上都是家族传承。
裴乐瑶在汝州和洛州早已经开办了医疗学校,培养励志学医的有志青年加入医疗行业。
入主京城之后,她便让太医院的太医半日在太医院坐诊,剩下的半日去医疗学校教书。
她现在后宫的人数不及昭德帝时的百分之一,不需要养那么多太医。
太医院那么丰厚的医疗条件不能放着浪费,要充分的利用起来。
有了充足的粮食,百姓能吃得饱饭,再有良好的医疗条件,降低死亡率,那么大周人口暴增指日可待。
时间转眼又过去两年,裴乐瑶终于出了孝期。
西藩在亚兰翰和李焕,还有孟广元等人的努力下,终于彻底被大周平定。
西藩的游牧民族经过孟广元等人三年的教化,已经逐步转向定居,发展农牧业。
孟广元还在之前西藩所在的土地上盖起了第一座城池。
大周越来越繁荣,与西藩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兴建起来的城池便成为贸易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渐渐的繁荣起来。
这三年西夏和南诏都上书大周,愿意成为大周的附属国,受大周朝廷的辖制。
北边的苍月国,以及辽东以北的很多部族也宣誓效忠大周。
大周海晏河清,天下安定。
大周终于实现了地大物博,百姓安宁,国库丰盈的统一盛世。
长乐六年,年末。
春生一大早就开始在永春殿忙活起来。
裴乐瑶提倡节俭,所以,把之前昭德帝三天一大宴,五天一小宴的规矩全部废除。
即使是年宴,她也五年才举行一次,其他时候都是家宴。
礼部尚书裴清碗既是朝臣,又是家人。
接近年关的时候,她便上书陛下,“大周国库丰盈,海内平和,今年是否要大办一次宴会?”
结果,裴乐瑶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