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缺席(3/4)
回来。
然,事不遂人愿,范父终究无法像少年心里想的那般无所不能,他即便再关心少年,再相信少年说的话。
也不可能将整个范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的前途命运不当回事。
为了替一个素未谋面之“恶贼”讨回他所谓的公道和清白,便要让整个范家都置身于庙堂险境当中。
内心自信受到如此打击的少年,自是变得沉默寡言,止不住地开始自我怀疑。
他真有资格继承那人手中之剑吗?
以那周姓剑客破浪实力,自己平白无故得了他最重要的佩剑,却连为他洗刷冤屈,哪怕只是一点点洗刷干净的可能性……
他都不曾具备,他又何德何能拿的起手中这柄“蛟虎”之剑?
好在范正源及时看出少年内心纠结,陪在他身边,充当着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角色,不仅仅是在听他倾诉。
听他重复那些,他当初从周姓剑客口中听来的“虚假”侠义故事。
更是在以一个真正关心他,理解他的至亲家人身份,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内心深处那点难得至极的安稳感觉。
让少年有机会在他无比痛苦的自我怀疑过程中,找到情绪宣泄,倾诉出口。
同时也意味着,自此两日无限近似于自言自语的倾诉,找寻出口过程结束,少年不仅成功从这种自我怀疑状态中走了出来。
而且还在这场酣畅淋漓的“自言自语”,“自问自答”中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
所谓侠义剑客,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一直以来都是他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只可惜在此之前,少年一直苦于没有个合适契机能够帮他彻底下定决心。
决心自己未来要走的人生道路,是条与父兄他们希望自己走上的人生道路,全然不同的一条道路。
决心自己未来将会在身旁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质问声中孤独前行。
倒也不算完全孤独,毕竟范正源这个兄长还是比较开明的,另外他们爹娘也并非什么极度迂腐守旧的家长。
只要孩子不在外面干那些伤天害理,偷鸡摸狗的事情。
当剑客还是当儒生,握剑柄还是握笔杆,对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