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第265章 量产青霉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65章 量产青霉素(2/3)

家往山外逃命。

倭军看守小队的营房此时也燃起了大火,里头睡觉的倭兵们被烧得鬼哭狼嚎,从山口哨卡慌忙赶来的值班倭兵只有一个分队,人数既少还要忙着扑火救人,相信大多数工人都能趁乱逃离这处魔窟。

战士们则原路返回,抢在南京城里的倭军增援赶到前悄无声息地离开险地撤往了新四军本部的防区。

……

“叮!恭喜宿主成功摧毁倭寇九华山细菌工厂,奖励青霉素高产菌株十株”。

现在是1941年,西方国家也就是在这一年才刚刚实现了青霉素的临床量产。

在这个时代,青霉素可是了不得的“神药”,这种能够大幅度提升人体抗菌能力的药物可以广泛用于对抗各类炎症以及炭疽、白喉等传染疾病,因为进口价格高昂,其价格最高时居然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就这样市面上还经常一药难求。

可光有菌株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专业的微生物学者才能提纯浓缩出堪用的药品。

赵骥叫来情报组长孙林吩咐:“你想办法去上海找一个叫朱既明的人,他是上海医学院的病毒学家,找到人以后你就跟他说,我们这里有青霉素的高产菌株,想请他来帮忙提炼”。

青霉素的效用早在1928年就已经被实验发现,只不过之前始终难以提取出足够的浓度来供临床使用,中国的医学家们也一直关注着这个领域,而朱既明这位我国后来的预防医学领头人就是其中一员。

在原本的时空中,朱既明是要等到另外两位科学家樊庆笙、汤飞凡从国外偷藏菌株回国后才一起共同试制出高浓度青霉素的,而眼下当孙林找到朱既明时,他正为无法获得高产菌株而头疼不已。

ps:另外两位此时都在国外,找不来。

听说赵骥手里有菌株,朱既明立即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身为医生的他太清楚青霉素在这个传染病横行的年代有多么珍贵了。

“好,我跟你走,希望你没有骗我”,和历史上一样,朱既明只经过了短暂的思想斗争后就毅然选择了加入研制青霉素的队伍。

来到鄂豫皖根据地后,从赵骥手里接过高产菌株的朱既明如获至宝:“外国机构对菌株管控极严,你们是怎么弄到这些菌株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