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五章 昔盟时变转互图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五章 昔盟时变转互图(2/7)

另外还需设置机构。“行军元帅府”,就是他在称汉公后,自设的军事方面的目前之最高机构。

郭孝恪说道:“将军念旧情,重仁义,奈何仆先叛将军於前,怎有面目再为将军效命?”

“彼之时,孝恪兄你也是奉令行事,我能理解。王三郎性命得全,此兄之功。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孝恪兄,你若愿意,此事就这么定下。”稍等了片刻,郭孝恪没再说拒绝的话,而是强撑着身子,试图爬起来向李善道伏拜行礼,李善道知他已是接受了自己的任命。

忙就将郭孝恪按住,扶着他,让他重新躺好,李善道露出点微笑,说道:“孝恪,兄之才干,我深知之。你安心养伤,等你伤好之后,河北诸事,尚需多赖兄助。”

——郭孝恪的才干是有,但也不是很强,李善道之所以留用他,以行军元帅府参军的职务授与他,实则是出於另外两个缘故。一个是再进一步的展现他“不计前嫌”的宽仁形象;一个是郭孝恪早前是李密的亲信,颇得李密欣赏,於今他转投了自己,可显李密之“失道寡助”。

处理完了郭孝恪的去留、任命问题,李善道继与黄君汉说道:“君汉兄,你也好好养伤。密贼方今,其势仍盛,我等现若便渡河南攻,恐暂尚难为翟公复仇。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因我计议已决,於下,咱们先将河北的局面稳住,然后待密贼日衰之际,你我再亲引兵马攻之。总而言之,翟公被害此仇,是一定要为翟公报之!”

顿了下,又说道,“当然,‘十年不晚’只是民谚。以我度料,君汉兄,莫说用不了十年,一年,最多两年,密贼之势必然衰之!为何我有此判断?

“洛阳坚城,他攻已数月,至今未克;王世充等隋军援兵现犹实力尚存,则这洛阳,他当下是愈发难攻了,此其一;翟公无辜被害,其军诸部各营之将士,岂能不会因是自疑离心?此其二。结合这两点,既已诸部离心,又洛阳不克,则结果会是如何?其若常胜不败,军心或可尚安,一旦遇败,其众必散!又或者纵然其常胜不败,而攻坚弥久,其众亦会自散!

“是故,我断言短则一年,至不到一年,长则一两年,其势定衰。好有一比,方今其如火如荼,观若簇锦团花,而实则冰山罢了,倾之必然,融之在瞬。适时,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