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斯人不除断不可(6/8)
断,勿失良机。”
“伯当,你意何如?”
和李善道的关系,王伯当不是很熟,但对他印象不错。
可房彦藻、郑颋说得对,不杀李善道,单雄信、徐世绩便是从了李密,说不定也还会内存异心,郝孝德等见翟让被杀,物伤其类,亦有可能会外结李善道,以求保全,对李密军中的内部安定,确然是大为不利。而杀了李善道后,占下河北五郡,对李密则是大为有利。
此乃是不杀李善道,后患无穷,杀了李善道,百利无一害。
王伯当乃便说道:“主公,李善道颇有智略,有用兵之能,亦有胆识,前其单骑入营,斩王德仁,足见其胆略,今主公若必杀之,务需思虑周全,不可稍有差池,否则恐激变局。”
“就以孝朗之策,我觉得就可以行。伯当,你说呢?”
王伯当想了再想,房彦藻的此策理论上、计划上,的确是都可行之,——蓦然想到,先前任命刘德威为河阳都尉时,李密难不成就已有了杀翟让之意?不敢往下细想,应道:“房公此策,确高明之策。有刘将军在河阳接应,杀司徒后,遣以精卒兼程急赴,袭夺河内不难。
“只现从李善道在陕、虢之其诸部,秦敬嗣、王须达、高延霸、焦彦郎,俱其心腹,四营将士皆从其久战之精卒,合计万余,并高延霸、焦彦郎各以悍勇闻名,又黄君汉及其部也在陕、虢;柴总管所统四军,计总才五千众,能否杀掉李善道,臣不敢断言。”
杀不杀单雄信、徐世绩,不是很要紧,杀翟让的同时,杀掉李善道,以既除最大的后患,并夺占河北五郡才是最要紧的,定下了杀李善道,房彦藻心怀放松了些。
他拈着胡须,笑道:“伯当,你多虑了。仆适才不是说了么?袭河内之同时,就传令柴孝和,令他杀李善道,此李善道之无备,而我有备也;柴孝和军报言之,高延霸部现在卢氏,王须达、黄君汉两部现从郭孝恪在桃林,从李善道攻弘农县者,仅秦、焦、萧三部而已,此李善道兵力分散也。
“王须达,无谋一匹夫耳,可并檄令郭孝恪杀之;黄君汉与李善道别在两处,闻翟让已死,他难道还敢作乱?郭孝恪足能可镇压他矣。
“萧裕,为避免消息走漏,可不用先檄令他,令柴孝和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