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锁浪」

第十九章 继承遗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继承遗志(8/9)

那……那咱们该咋办?”王力问道。干活儿的话,他有的是力气,技术上的事却一窍不通。但眼下看来,张志成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

“减少蒸发量无非就两种办法,就想茶杯都有盖子一样,要么在渠道表面覆盖一些材料,减少水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要么就事合理规划水利设施的布局,尽量缩短水流在地表的停留时间,让水尽快到达需要灌溉的地方。”张志成说道。

“那肯定事第二个方便!”这是王力凭借直觉的选择。

一条依托于塔里木河这条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所修建的总干渠,距离绝对不会短。想要在整个渠面都覆盖上防蒸发的材料,那比给一万万个茶杯扣上盖子还难!何况这种材料不知道有没有,即便有,肯定也很贵,以现在国内的条件肯定生产不出,那还得进口。哪怕是老大哥有,也是别人的东西。人家的东西,拿来用,多少都得有代价!但第二个就不同了,让布局更加合理,这是他们目前不依托外力条件就能做到的,无非就是多花些心血,多费些力气。

张志成点了点头,对于王力的判断表示认可。“你说得对,从现实角度来看,合理规划水利设施布局确实是当下更可行的办法。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对整个工程区域进行更细致的勘测和分析。”

王力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他虽然不懂技术,但这些年在工程队里摸爬滚打,也明白其中的复杂性。“张工,你说咋办,兄弟们肯定都听你的,我也会尽全力配合。”

“首先,我们得对地形、地貌进行更精确的测量,找出水流最顺畅、距离最短的路线。这不仅能减少水流在地表的停留时间,还能降低工程成本。”

王力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行,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明天就出发勘测。”

“先别急。”张志成拦住了王力,“我们得做好充分准备。我先把技术骨干们召集起来,研究一下具体的方案,争取做到万无一失。你也去通知一下队员们,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王力转身离开,去传达张志成的安排。张志成则坐在桌前,开始整理手头的资料,为即将到来的勘测方案研讨会做准备。

晚饭前,技术骨干们齐聚在工作棚里。“大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长河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