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守金饿死的蔡京(2/3)
后人厌恶其名,便把蔡京的蔡体改为蔡襄的书法命名。这一点与后来的大奸臣秦桧好有一比,如今大家用的宋体字就是秦桧的秦体,也是因为后人讨厌他,才避晦其名。
所以古人才说,大奸必有大才,的确如此。还有近代的康生、汪精卫都是书法名家,因其恶名昭著当与蔡京、秦桧一样,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里借用施耐庵老先生的一首诗,谨与看官朋友们共勉之;
十分惺惺使五分,留下五分与子孙。若是十分都使尽,后代子孙不如人。
看到这本书的都是有缘人,须知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为人做事不可处处机关算尽,凡事要留有余地,宽厚待人,终有福报的一天,惠及子孙后代。
古人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四大奸臣的一生可谓风光无限,且不论他们自身的结果如何,单说他们的子孙后代们永远都抬不起头来。听说过谁是杨家之后,岳家之后。而老蔡京的诗词和书法的成就足以让晚生后辈炫耀一生,可谁又听说过,他们谁是蔡京之后?
书归正传,回头再说三打清风山,由高俅亲自主导三路大军,五千人马可谓重兵围剿,虽各有胜负,但最终仍然毫无进展。
等徐朗黄信接到朝廷行文撤回本州,不约而同的把手中的粮草器械,马匹帐篷等全部留给了清风山。
并留下书信一封,告知他们,现在北国正兴兵南下,我把剩下的粮草物资留给你们,以为日后抗金之用!
此时清风山诸位头领都在聚义大厅上,正在研究如何抗金的事儿。
月桥说,“我师兄黄信就不用说了,把这粮草器械留给咱们可以理解。可这位徐将军能给我们留下这些东西太不可思议了,这一年来双方打的你死我活,机关算尽,虽说是为了抗金大计,但这一点却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陈方亮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果我们国家多几个像徐朗将军这样的人才,金兵即使来了也是自掘坟墓,猖狂不了几日。”
月先接过话茬说,“陈师兄说得对,徐朗将军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武艺高强,最难得的是这份心胸,非大智者不可为也。不久之后必将成为我朝抗金战线上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