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淳于越叔孙通密谈(2/3)
即便情况已经这般糟糕,但我辈身为臣子,既享受着君王赐予的俸禄,理当忠心耿耿地侍奉君主,岂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态发展而无动于衷呢?公子扶苏向来以仁爱宽厚、贤德明智着称,其名声在外,远扬四方。倘若能够拥立公子扶苏为太子,那么大秦国兴许还存有长治久安的一线生机和希望啊。”
叔孙通听后,不禁点了点头,然后霍然起身,在书房里开始来回踱步起来。只见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凝望窗外,似乎正在脑海中苦苦思索应对之策。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停下脚步,略作沉吟之后开口说道:“若是直截了当地向大王提及册立太子一事,想必大王定然会心生不快。依我看来,倒不如暂且先避开这个敏感话题,而是从大秦国的治国方略谈起。通过引经据典,以古代的兴衰成败为例证,巧妙地暗示大王应当注重继承人的品德修养以及治国理政的才能。如此一来,或许既能引起大王的深思,又不至于触怒龙颜。”
淳于越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地点了点头,缓声说道:“立太子乃是国之大事。大秦本来就对我们这些儒家之士抱有诸多抵触情绪。所以关于此事,由我们直接开口提及恐怕不太妥当。若要成功推动此事,最好还是能够多拉一些人站在同一阵线,共同进言,这样才有更大的胜算。”
叔孙通闻听此言,也是连连点头称是,对淳于越的观点表示十分赞同,并紧接着问道:“既然如此,依淳于兄之见,究竟让何人来首先挑起这个话题最为适宜呢?”
淳于越略作思索后回答道:“依我看呐,蒙恬将军便是一个极好的人选。他与大王自幼便相识相知,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而且众所周知,蒙恬将军一直以来都是大王特意留给未来君主的一把锋利宝剑。倘若由他率先提出册立太子之事,想必效果会相当理想。”
叔孙通听完淳于越所言,先是点了点头,但很快又皱起眉头,不无担忧地说道:“话虽如此,可蒙恬将军终究是一介武将啊!他向来并不擅长言辞表达,再加上他与我们并无什么交情可言。若是我们就这样冒然前去拜访,请求他出面提议立储之事,极有可能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察觉。一旦如此,只怕我们二人今后的处境将会变得愈发艰难。”
淳于越听到这里,不禁轻嗯一声,认可了叔孙通的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