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须弥记」

第317章 鸡鸣狗盗名千古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17章 鸡鸣狗盗名千古(2/3)

载相当丰富,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和历史故事,其中“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就与孟尝君有关。

孟尝君礼贤下士,养士三千,名声很大。秦国的秦昭王想拜他为相,就想尽办法延请孟尝君来到秦国。齐国在现在的山东一带,秦国在现在的陕西一带,两地距离大概正好1000公里。

孟尝君千里迢迢来到了秦国,秦昭王望孟尝君如大旱之望云霓,对他也确实是不错,拜他为相。可这时有人进言道:

“孟尝君虽很贤能,但他是齐国人,如果拜他为相,他一定会首先为齐国利益着想,必然会对秦国不利。这样的话,咱们秦国可就危险了。”

秦昭王也是个耳朵根子软的,这番话说得他又改变了主意,不但不再让孟尝君担任国相,还把孟尝君给软禁起来,准备找个借口杀掉他。

孟尝君心知不好,赶紧想办法自救。他本来就是很成熟的政治家,在情报收集方面有独到之处。很快他了解到一个重要情报:秦昭王有个姬妾正在得宠之时,说话很管用。于是孟尝君赶紧派人去联系秦昭王的这位宠姬。

宠姬见是孟尝君派人前来,非常给面子,答应了替孟尝君说情,但提了个要求:

“我听说孟尝君有一件狐白裘,乃是天下无双的宝物。如果孟尝君能把这件狐白裘送给我,我就帮他说话。”

狐白裘,就是用白狐狸皮做的大衣,有些类似于披风,裹在身上很暖和也很好看。狐裘就已经很珍贵了,而用白狐皮做成的皮袍子则更是无价之宝,因为白狐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以至于古人都会认为白狐算是某种灵兽。直到现在,狐狸养殖技术和皮毛染色技术高度发达,白色皮毛制品才变得常见起来。在战国时期,一件白狐皮袍子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孟尝君听了汇报后,知道自己还是有机会的,但也非常为难。因为这件狐白裘他在到了咸阳后,已经送给秦昭王做见面礼了。很显然,秦昭王非常重视这件狐白裘,因为他并没有将这件名贵的大衣送给自己的宠姬。而这件狐裘确实也是稀世之宝,只此一件,一时半会根本没地方去弄第二件,再有钱你也买不到。

孟尝君把难处告诉了门客,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一位平时颇被人瞧不起的门客说话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末日须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