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庙算的烧脑程度(4/5)
主力,他有很大概率存活下来,而且,犬戎还会帮忙,灭国概率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
【所以,博弈的结果就是,姬昌只能跟犬戎结盟,才是他能活下来的机会。】
(太清晰了,仿佛我真正经历了一番那个时候的历史。)
(你这么讲历史,我就算是不懂,而知道姬昌改选择那一条路。)
(博主讲的就是有意思,每一次选择就是一次博弈,都是利弊的考量,没有永远的敌人和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有没有一本史书是按照博主这种思路写的啊,在线求?)
(还真有!以前认为是野史,结果,不断有考古证据证明了这种思路的正确性,那一本史书的含金量也在不断上升。)
(那一本史书啊,在线求。)
厉害,太厉害了!
大汉,
刘邦都不由得鼓掌。
“从未有人把历史讲解的如此透彻,这次才是不以儒家史观为主的历史。”
他拉着儿子们说:“快学,这就是乃公要给你们的说的治国之道。”
刘盈茫然,治国就是博弈吗?
任何一个国策,都要通过博弈来论证?
这种治国跟儒家的思想简直背道而驰。
最难的地方在于,他真是学不会啊。
旁边,刘如意跃跃欲试,感觉自己学会了。
他们谁都没有发现,所在人群后方,不起眼的刘恒,低着的眼眸中满是兴奋。
他心里疯狂嘶吼:跟我想的一样,我的想法竟然跟博主,跟阿父是一样的,岂不是说,我才是大汉皇子中最应该成为皇帝的哪一个?
但,这皇位怎么可能轮到我?
刘恒感觉命运如此不公。
大明,
崇祯第二次接触到了博弈论的实战分析环节。
可是看着自己写出的答案,他羞愧的把宣纸揉成了一团,设么垃圾玩意,浪费了好墨。
“为啥都是人,我就是学不会呢?”
大秦。
淳于越,扶苏,还有儒家人深深的被震撼了。
治国之策的制定,竟然有这么多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