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帝国之刃(4/6)
帝国联军却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随着萨珊帝国与笈多帝国联军失去抵抗意志,魏国开始收缩包围圈。面对魏国联邦军队步骑合围,渐渐压缩萨珊帝国与笈多帝国联军的活动空间。笈多帝国北方总督联军指挥官宾头刹罗·笈多不甘心失败,拼命弹压各部退缩士兵,斩杀畏敌将领,勉强稳住了军心。不过能联军坚持下去的信心是因为笈多帝国和萨珊帝国都是倾力来战大魏联邦帝国,不仅沙摩陀罗·笈多率领倾国之兵来援,还有沙普尔二世也率领萨珊帝国倾国之兵来援。只要坚持到援军到来,联军还是有转败为胜的希望的。
只不过,正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了。
黄帝纪元四八零四年三月十三日,在联军被包围的第六天,魏国东线兵团迎来一个庞大的车队,足足多达一千多辆重型载重马车抵达税建城。并且在税建城稍作休整就开始向怛罗斯进发。在庞大车队抵达大魏联邦军队军营之后,这些随行工匠就立即开始组装起来。
因为没有内燃机,魏国的热气球,无法灵活转向,只能借助风向风行,能飞到哪儿,要看老天的心情,这是非常坑的。在军事应用中,热气球一直遭受军方非议。不过皇家科技学院一直努力改进热气球,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由于中国历史炼丹术士都喜欢胡乱添加东西,结果杨羲一名徒弟叫周玄之的,在无意间用硫酸腐蚀沥青,得到了比较轻质的氦气。于是,魏国制造飞艇就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和热气球相比,氦气飞艇不仅滞空时间更长,而且因氦气是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气体产生化学反应,安全系数非常高。不过此时魏国并没有摸索出来工业生产氦气的方法,采取土法生产氦气成本非常高,所以魏国飞艇投入民用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这不妨碍冉明制造出载重量大的飞艇进行空中轰炸。经过七天的紧张忙碌,六十个载重飞艇完成了起飞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这种飞艇非常庞大,首先长度超过六十四丈三尺,比魏国现役中最大的舰船还要长,直径也多达五丈三尺六寸,采取充气式硬化,整个气囊容积超过两万五千立方米。不过这种飞艇的载重能力也相当惊人。最大升限为十五吨,即使采取安全载弹量,也可以承载一万七千斤。哪怕是采取五十斤重的重型炸弹,每一次升空也可以携带足足三百四十枚。
不过这种飞艇仍然不是成品,首先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