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厂,有点黑科技不正常?」

第433章 只能耐心等待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33章 只能耐心等待了(1/3)

如今,军宫楼显得非常有信心,特别是在125兵工厂这些年接连推出了一些超出其他势力想象的高端武器之后。

像邵老这样的专家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一些传统产品或跟风别人的工作了。

从过去一直跟随别人的做法到现在想要自己引领潮流。

特别是125兵工厂最近推出的那些新型号,别家都没有想过可以造出这么强悍的东西。

随着125的产品逐渐亮相,各国都开始研究并试图复制这些设备,哪怕是最强大的军队也不例外。

不论是白鹰帝国还是北极熊帝国的军部,都花了大量金钱尝试破解并模仿125的设计,从小小的一把军刀到能够如鱼类般快速移动的先进潜艇都在其列。

现在125兵工厂所做的一切几乎成了全球羡慕的对象。

为了得到相关的科技资料甚至是样品样本,各个国家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尤其是近年来军宫楼允许部分装备对外出售以来,不少国家更是拼命想仿造“公输班1号”机械护甲系统。

尽管125方面早就做了防范,在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上设下了高障碍以阻止外界直接抄袭,可仍然挡不住别人的兴趣。

许多机构费尽心思获取市面上流通中的这些装置样本,其中不少来源于阿波拉沙漠战争区域。

例如天竺不久前公布的某个项目看起来就像是对公输班1号的复制品,而且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极高评价与期待。

前不久东南某战线爆发战斗中使用的几种新型机甲装备明显受到了启发自公输班1号的设计影响。

显然背后负责该项目的人没少借鉴它。

因此现在创新成了军宫楼关注的重点方向。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尤其是在天空飞行器方面要做到领先其他力量更是难上加难。

每一点技术进步的背后都有无数研究人员辛勤工作与努力付出。

一款战斗机的从构思到成品面世周期相当长,不仅对于军宫楼是这样,其他国家也是这种情况。

但是125兵工厂却打破了这一惯例,能在较短时期内就推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作品来。

例如北冥鲲超音速潜艇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国军工厂,有点黑科技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