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寺庙佛像诉苦衷 主持失踪案悬疑上(1/3)
静安寺风云之主持失踪谜案起
大明王朝,四海升平,京都之地繁华昌盛。在这京都城郊,有一座静安寺,红墙黄瓦在日光下庄严肃穆。
寺中古木参天,每日钟声悠悠,香烟袅袅升腾,四方香客慕名而来,或求平安,或祈福报,使得静安寺声名远扬。此时正值明朝商业蓬勃发展之际,往来香客中不乏各地商贾,为寺庙周边带来了不少生机。
破晓时分,天色尚朦胧,小和尚像往常一样起身清扫庭院。
当途经大雄宝殿时,他眼角余光瞥见佛像下似有异物。
小和尚满心疑惑,凑近一瞧,竟是主持慧明禅师从不离身的禅杖。
这禅杖此刻孤零零地躺在那儿,小和尚顿感不妙,匆忙跑去告知其他师兄弟。
眨眼间,寺内众僧齐聚大雄宝殿,望着那禅杖,众人面色凝重,不祥的预感在心底蔓延。
几位年长的和尚立刻四处寻觅慧明禅师的踪迹,可将寺庙翻了个底朝天,也不见主持的身影。
慧明禅师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失踪了。
消息很快在寺内传开,香客们听闻后也议论纷纷,原本祥和宁静的寺庙,此刻被一层诡异的阴霾笼罩。
平日里,慧明禅师慈悲为怀,对香客和寺内众僧都极为和善,在大家心中威望颇高。
他的失踪,让众人既担忧又困惑。
负责管理寺庙账目的知客僧玄一,心中尤为焦虑。
他深知寺内一些不为人知的财务状况,不禁怀疑主持的失踪是否与此有关。
近年来,随着静安寺香火日益旺盛,功德箱里的善款越来越多,关于善款的管理和使用,寺内一直存在争议。
一部分和尚认为,善款应主要用于修缮寺庙、供奉佛像以及救济贫苦百姓,这是寺庙一贯的传统。
然而,另一部分和尚觉得,在这商业繁荣的大明,寺庙也需发展,应拿出部分善款拓展产业,如购置田产、开设店铺等,以增加收入。
在明朝,商业活动频繁,城市经济繁荣,不少寺庙也受到影响,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
两种观点争执不下,慧明禅师一直试图调和,却始终未能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