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不要骄傲,不是咱们强,而是对手挺次的(2/5)
虽然有些奇怪,但放在清国,那也是相当的先进了,而且还都是俄械军。
当然了,俄械也只是用沙俄帝国的东西而已,和东西好不好无关。
在沙俄帝国,一代名枪莫辛纳甘1891已经在逐步替换老旧的伯丹步枪了。
但这款枪沙俄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给清国?顶多给点样品让你玩玩。
主力还是沙俄帝国换装下来的伯丹1870型。
不是沙俄不想给1868型,而是1868型就生产了3万多支,早就被消耗了。
只能给生产了300多万支的伯丹1870型步枪。
发射1075毫米弹药,发射药重5克,黑火药,枪口初速440米\/秒。
在1870年,已经算绝对的小口径高初速弹药了。
支援火力倒是都用的762毫米野战炮,黑火药版本,不是沙俄不想给更差的,而是因为那些能用的废品太难运输了。
总体来讲,就算武器落后个十来年,那也极大的提升了清军的战斗力。
因为清军第一次做到了采用制式装备统一武器和后勤。
就这已经是跨越性的进步了。
这支军队的表现也还可以,战斗开始后,在火炮的支援下迅速贴近大汉军阵地。
在明晃晃刺刀的威胁下,机枪手不得不把故意抬高的枪口重新放平。
这才挡住他们的进攻。
这些人虽然在清军中,但很难分辨谁是被抓的壮丁,所以只要表现的不是很积极,大汉军都会放他们一马。
对于汤潇逸来说,这些又不是东瀛人,杀起来没意思。
加上他对科技点的需求暂时不高,也就没必要杀他们。
这些都是青壮年男性,留着他们,都是红利……
血肉之躯怎么能抵挡机上扫射,1143毫米的金属风暴,体型最大的大象也扛不住一梭子,更别提人了。
进攻自然失败了。
在武卫军进攻失利后,亚历山大还准备组织新一轮进攻。
刚刚武卫军已经冲到了大汉军阵地前,信仰刺刀冲锋的他相信,只要再来一次,他们一定能冲上去。
只要进入白刃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