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抓实练习提升学生成绩(2/3)
类题型进行训练,做题能力得到显着提高。
二、强化动手书写和实践操作:完整答题,才算真会
强化学生的动手书写和实践操作,将练习落实到完整的做题过程,是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自己积累了不少素材,对写作技巧也有所了解,但真正下笔时却困难重重。以写一篇议论文为例,学生可能背诵了许多名人名言、典型事例,在口头表述论点时也头头是道,然而一旦要求完整地写出来,就会出现诸如论证逻辑不清晰、语句不通顺等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写作时,认真书写每一个段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思路。从提出论点,到运用论据进行论证,再到总结升华,每个环节都要完整且逻辑连贯。比如,以“奋斗的意义”为主题写议论文,学生要清晰地阐述奋斗为何重要,通过列举像袁隆平为实现杂交水稻梦想不懈奋斗的事例来论证,并且在论述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最后得出关于奋斗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重要性的总结。只有这样完整且准确地完成写作,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在物理实验课上,同样能体现动手书写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为例,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时,似乎都能理解。但到实际操作时,部分学生却无法准确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难以得到清晰的像。而且在记录实验数据和总结实验结论时,也可能出现不规范或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强调学生要亲自动手操作,认真记录每一次实验中物距、像距以及成像特点等数据,并且根据数据准确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只有通过完整且准确的实验操作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理解。
三、聚焦知识点和考纲考点:实现教、练、考统一
聚焦知识点和考纲考点,在常态课教学中渗透考点,并针对性设计练习,实现教、练、考统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重要保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为例,教师依据考纲考点,明确教学重点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