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日记」

红楼梦日记172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红楼梦日记172(5/6)

让他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了别样且深刻的感悟。

贾宝玉曾听闻贾雨村的过往。那时的贾雨村,不过是个落魄书生,寄居在葫芦庙内,生活困窘不堪。而甄士隐,这位心怀仁善的乡绅,见贾雨村谈吐不凡、颇具才学,便时常予以周济。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当贾雨村决心进京赶考,却苦于没有盘缠时,甄士隐更是慷慨解囊,赠银赠物,甚至还备下美酒为其饯行。那一番情谊,不可谓不深厚。在贾宝玉的认知里,如此大恩,贾雨村理应铭记一生,日后飞黄腾达定当涌泉相报。

可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宝玉心中美好的期许。贾雨村得中科举后,一路仕途顺遂,平步青云。然而,当甄士隐家遭遇变故,先是女儿英莲丢失,后又逢大火,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前去投奔贾雨村时,得到的却是冷漠与敷衍。贾雨村不仅没有念及昔日恩情,给予甄士隐应有的帮助,反而生怕这个曾经的恩人会拖累自己的前程,找尽借口将其打发走。那一刻,在贾宝玉眼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他一直深信不疑的话语,瞬间变得如此苍白无力,仿佛从一泓清泉,缩水成了一杯微不足道的水。

这巨大的落差,让宝玉对人性有了全新的审视。他不禁反思,人性究竟为何如此复杂?为何曾经接受过别人如此多帮助的人,在自己有能力回报时,却能如此轻易地忘却恩情?在贾府这个小社会里,宝玉见过为了利益明争暗斗的场景,也见过表面亲善、背后算计的人,但贾雨村的行径,还是让他感到格外心寒。他意识到,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私,有时候会将善良和感恩之心吞噬得一干二净。那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在面对自身利益的抉择时,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曾经的誓言和别人给予的恩情。

但宝玉并未因此而彻底绝望。他在失望之余,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对善良和感恩的坚守。他明白,不能因为贾雨村这样的人,就否定世间所有的美好情感。在贾府中,也有像袭人、晴雯这样真心对待他的人,他们虽身份卑微,却有着一颗赤诚之心。他想起自己平日里对身边丫鬟小厮的关怀,他们也会以真心回报,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不离不弃。

贾雨村的行为,让宝玉明白,人性是多面的,既有光明温暖的一面,也有阴暗冰冷的角落。而他所能做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红楼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