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杀俘(4/6)
,那是吕耀辉带人在继续询问俘虏。
与此相邻的另一栋木屋外,两个土兵守在门口,黑夜中,他们警惕的眼神闪闪发光,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周遭的一切。
木屋内,许山海依旧坐在椅子上,在他的身后,两个土兵的身影,隐匿在黑暗的角落中。
之前蜷缩在墙角的太监冯敬和,此刻,坐在一个低矮的树墩上。眼下的冯敬和,神色依旧拘谨、小心,但是与两个时辰前,许山海刚进门时,他惊恐、害怕的样子相比,已经好了许多。
原本许山海只是想满足一下心中的好奇,看一看真实的太监是何种模样,才跟着吕耀辉来到木屋。
谁知,看到冯敬的模样,与他心中固有的太监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冯敬和瘦弱的身形,除了嗓音尖细,不如其他男子浑厚,其他皆与常人无异。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的身份,许山海只会把他当做一个普通人,根本不会把他与“太监”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冯敬和,原名冯七(家中排行第七),北直隶保定府人,生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
因连年遭灾,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他的父母无奈之下,在七岁时,把他送入宫中,成了一个宦官侍童。
由于年幼无知,且对宫中规矩不甚了解,入宫不足三月,冯敬和就因无意中惊扰,万历的宠妃郑贵妃,杖责之后,被送去了景福宫(冷宫)。跟随一个老太监,负责看管王恭妃(朱常洛的生母,朱由校的亲生奶奶)。
由于年纪尚小,加之整个景福宫都没几个人,老太监非但没有为难冯敬和,几个月的相处下来,反倒对他视如亲人。
一老一小两个太监,除了每日给王恭妃送两餐饭,剩下的时间几乎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之下,还是老太监想出了一个打发时间的办法,那就是教冯敬和识字。
老太监从小进宫,在宫中待了一辈子,少年时,有幸被选中,进到宫中内书堂1读了好几年书。中年后,又被调去文华殿,侍奉太子读书。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冯敬和不但跟着老太监读书识字,间中还从他嘴里听到了许多,宫中流传的秘闻。
在那些秘闻当中,最吸引冯敬和的不是宫中各种权力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