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非器不逮,实为人也(2/6)
天下,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
有了这个前提,冯敬和怎么可能相信,所谓“大明军队糜烂至极”的说辞?
心中一番权衡,碍于眼下自己的处境,即便是心中再不服气,他也只能选择了缄口不言,不与许山海发生争论,免得逞了一时口快,惹得许山海恼羞成怒,到头来害了自己性命。
看着冯敬和一脸不服不忿的表情,许山海伸手摸了摸鼻子,心中哑然失笑。
他笑的是,面对这个小太监,自己居然如孩童般的意气用事,逞起了口舌之快。
“这个铁窑窑主,几年间,害了不少窑工的性命,我们此次前来,也算是为那些窑工讨个公道,至于冯公公你嘛,纯属巧遇。”看在冯敬和之前话语中充满了民族大义的份上,许山海已不想为难他,寻思着,天亮之后,找个机会就把他给放了。
“好汉爷大义!”听得有一线生机,冯敬和立刻奉承起来。
“如果铁冶厂能入好汉爷的眼,冯某甘愿奉上,以示敬佩之情!”在宫中待久了,阿谀奉承的话,对于冯敬和来说,根本没难度,张嘴就来。
“那,冯公公的心意,许某就收下喽?”许山海微笑着说道。
自己都成了阶下囚,铁冶厂还由得冯敬和做主?现在连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拿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佯装大度,卖个乖。冯敬和的那点小心思,许山海怎么会看不出?
“不过冯公公可以放心,这个铁冶厂在我们手里,不用多久,便会超出你想象。”没等冯敬和接话,许山海说道。
“到时候,这个铁冶厂,一个月便能制出一营人马所需的刀枪、甲胄,一年之内便能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只要有原料,有人,有后世的技术加持,做到这一点,许山海信心满满。
冯敬和微微的皱眉,转瞬便换上了一副笑脸,奉承道:“有好汉爷的睿智,自是不费吹灰之力!”
作为在宫中待了十几年的人,虽然没在内府八局待过(明朝宦官官署统称,即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各局皆有掌印太监、佥书、监工等)
可,冯敬和也知道,兵仗局下辖的盔甲厂,制作一副盔甲,起码要耗时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