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要发了(1/4)
张玉郎和时迁几个,是午后进的阳谷县城。
先是找了家高档的客栈,放好行李,再洗漱了一番,然后在店小二的指导下,去寻找武松的兄长武大郎。
走了不一会,就听到一阵沙哑的叫唤声传来:”炊饼,炊饼呀,一个炊饼三文钱-----“
时迁欢喜地一边向前跑,一边喊道:”玉郎,这好像是小二说的武松他兄长。“
只见,他才跑几步,就止住了脚步。
虽然店小二说了好几遍,整个阳谷县就这么一个,个子很矮姓武的在卖炊饼。
可是武大郞的矮,让身高不到1米6的时迁,顿时感觉自己长高了不少。
这武大郎不止只是矮,而且长得丑。
一张又大又圆的大饼脸上,胡子拉碴的,满面的皱纹,看起来大概都四十了。
”喂,你就是武大郞吗?你是不是有个兄弟叫武松?“
正在沿街叫卖的武大郎,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有人问自己已经一年多没见的弟弟,一下激灵地扭了扭头。
只见,一个又黑又瘦的丑陋汉子,直愣愣地瞪着自己。
而他的身后,还有三个身穿华衣的主仆,同样也紧瞪着自己。
这时,他顾不上害怕,哆嗦地应道:“是的,我就是武大郎,我家二郎叫武松,请问这位先生是认识我家二郎,你有他的消息吗?”
时迁见武大郎承认了,开心向身后的张玉郎喊道:“玉郎,我们找到大郎,找到武松他哥哥了!”
张玉郎松了口气,快步向前,恭敬地弯了弯腰:“玉郎见过武世伯,我是替武世叔来送信的。”
说着,将怀里武松书写的信件,掏出来交给了武大郎。
武大郎虽然不识字,但认识弟弟在少林寺时,学习出来的书法。
他一下将主肩上的担子,丢到了地上,哆嗦地摸着弟弟写的信件,眼泪直流地左看右看。
这个时代,一封信的效应,比起千年后的电报还珍贵。
一旦出门在外,可能十年八年,也没有亲人的消息。
所以说,家书抵万金!
“武世伯,你别激动,我们是昨天才与武世叔分开的,他已经前往京城替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