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科技破冰,星城反击(1/3)
星城科技园区,量子计算产业基地开工仪式正在隆重举行。中科大潘院士率领的量子纠错团队正式入驻,标志着星城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布局进入实体阶段。
“这里将建设亚洲最大的量子计算研发中心。”李一凡在开工仪式上说,“我们用三年时间,打造完整的量子科技产业链。”
就在当天,又一重大消息传来:南大光电宣布在光刻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光刻胶,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南大光电技术总监王立新介绍,“最关键的是完全自主掌握知识产权,摆脱了对进口材料的依赖。”
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补充道:“目前已经通过中微的全面测试,良品率超过95。这意味着我们在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中微公司传来好消息:28n光刻机工程样机完成,即将进入调试阶段。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中微董事长尹志绕表示,“我们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通过纳米光学技术实现了核心突破。成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
李明杰作为凡星投资的总裁,对这一系列突破产生了振奋。他向哥哥李一凡汇报:“现在不仅仅是单个技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有了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都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正说着,中科院材料所送来最新报告:特种气体密封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极限达到9个9,完全满足量子器件生产需求。
“这些都不是孤立的突破。”李一凡对市里各部门表示,“而是整个产业链的良好创新。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
市发改委主任刘向力汇报:“目前已有28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超过300亿。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关键是要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李一凡说,“这次的突破告诉我们,只要坚持自主创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就在今天,一则紧急消息传出:美国商务部正在制定新的限制令,准备全面封锁中国的量子计算和芯片高端领域。
“意料之中。”李一凡说道,“但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现在的关键是要稳住军心,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