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分口与逆流(1/3)
2015年9月25日,潇湘省委经济形势专题会议召开。
会议还未正式开始,会议厅的气压已悄然变重。
这场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但在所有人心中,它的真正主角只有一个——星城市。
李一凡推动的“星南科技走廊”计划,在短短一周内连续登上《大夏社》《经济导报》《中部发展蓝皮书》头版,已经从地方试点演变为全省现象,甚至引起中央高层关注。
而正因为太快、太猛、太集中,这让一些原本安于现状、或者苦心经营本地产业格局的市州地市感到了强烈的不安与威胁。
会议主持人是省委书记赵建国,坐在主位,他面色如常,但眼中有意无意掠过与会众人的反应。
“今天的会是务虚的,但我希望能谈点真问题。”赵建国开场简短,“星城市走得快,但其他地市也要跑起来。今天大家畅所欲言。”
气氛顿时凝重。
岳南市市委书记率先开口。他一开口便切中要害:
“省委提出要整体提升潇湘省产业能级,我们支持。但最近星城市搞‘星南科技走廊’,调动了大量政策资源、资金扶持、人才倾斜,已经对周边城市形成了明显的吸附效应。”
“很多企业家跟我们讲,‘你们跟不上星城节奏,我们只能搬过去’,我们无言以对。”
“我们担心,如果再不加以引导,这样的集聚模式会进一步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这话说得不重,却处处指向星城市“独大、抢人、挖产业”。
接下来,市州市、市南市、湘中市几位党政一把手纷纷发言,几乎清一色围绕“星城市发展过快、占用资源过多、招商过于激进”的问题。
“星城市政策优惠幅度太大,已经严重干扰了我们正常招商节奏。”
“我们刚刚谈好的新能源项目,结果第二天就被人挖走,说是星城市给了十年税收减免,还包建标准厂房。”
“如果再不建立协调机制,恐怕地方间的良性竞争会被打破。”
……
赵建国面无表情,听了近二十分钟,才抬手示意暂停。
“你们的意见我都听